大单于的目光冷冷地望着那片战场。
“将中军压上!”他大声地下达了命令,“趁彼军军容未盛,势必全歼!”
“是!”
那些蹋顿的亲族权贵,那些伯父与堂兄,那些与他最最亲近的族人也领兵下场了!
当他们领兵向前时,正与汉军交战的前军士气也立刻大盛!
尽管对于整个汉帝国而言,乌桓人的数量堪称微不足道,即使进入中原也不过沧海一粟——但在此刻,在这片不知名的战场上,他们的数量是碾压过汉军的!
他们要一步步将陆廉的前军逼至绝境!
再然后!
再然后!陆廉的中军毕竟已经军心大乱了!文丑将军已经发起了攻击!这是不会错的!
所以中军只会仓惶地跑去救援自己的后军,根本没有余力再来与乌桓人决战!
大单于想到这里,忽然觉得喉咙里那若有若无的疼痛消失了。
陆廉再怎么强,她只带了两万兵力来官渡,她是没有办法既应付乌桓人的进攻,又击退文丑将军的骑兵的!
因此她也许能突围出去,甚至能返回黄河以南的大营,但这支兵马,蹋顿想不出她能全须全尾带走的可能!
他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目光死死地盯着这片战场,直到自这片战场的尽头,也就是这座汉军大营的尾部,又出现了旌旗时,蹋顿的目光才重新动了起来。
“那是文将军的兵马?!”他急切地抓住身边的人,又立刻将他放开,“文将军麾下皆为骑兵,那必是淳于琼的兵马!”
那支兵马军容之盛,阵势之强,根本不可能是仓惶逃回来的后军……更不可能是正在努力挽救后军的陆廉中军!
蹋顿的声音忽然消了。
因为那支兵马是举了旗子的,远时看不清,走得稍近些,也就隐隐约约地看清了。
不仅看清了上面的字,还看清了旌旗滚着的红边。
——那是陆廉的中军,由太史慈领兵,正向乌桓人而来。
蹋顿原本觉得,他和文丑是同时发动攻击的。
——其实他想得并不算错,他们之间只差了几个时辰而已。
文丑是在天明时开始进攻陆廉的中军营,也就是寅时,那时乌桓人也已经起身,开始埋锅造饭。
而陆廉的前军营中为数不多的士兵正在紧张地注视着对面那座敌营的炊烟。
当时间来到卯时,陆廉的中军已经完成了对冀州骑兵的合围,张辽和赵云这两支骑兵首先离开了中军,奔赴前军营而去。
乌桓士兵们终于吃完了饭,一个个地被队率带着,领了大单于分发给他们的兵器,然后走出大营,在奴隶们畏惧的眼神中,呼吸一口清晨并不清澈的空气。
陆廉的前军营中仅存的一千步兵已经收拾好自己,准备出战了。
时间到了辰时,乌桓人与陆廉的前军厮杀了一阵子,并且渐渐以优势兵力压制住了这支前军时,围困牵招的士兵又悄悄撤走了一些。
——这都是为了战马!那些青州兵在齐齐发出痛心疾首的声音后,被队率从阵中一队一队地抽调了出去。
他们匆匆忙忙地拎着兵器,向十里之外的下一个战场进发。
于是当时间来到巳时,实际也不过上午9点钟时,蹋顿忽然发现这场战争的走向与他想象中很不一样。
陆廉的中军像潮水一样,被分成了一个又一个千人队,正在缓慢地向他而来。
先来了三千人,与蹋顿的主力交战,并且稳住了前军的阵线。
然后又来了三千人,将整个战线拉得更长一些。
紧接着骑兵也到了,那些肥壮的战马粗鲁地撞向他的骑兵时,蹋顿的心跳也跟着停了一拍。
——这不对劲!他想,除非陆廉放弃了后军!否则这场战争断然不该是这样的!
——即使她放弃了后军,文丑将军也该很快就领兵追上来!
但当第三批援军扛着大旗,走向了乌桓人时,蹋顿终于完全清醒了。
他的士兵已经开始不断后退了!
他的族兄弟们的脸上也已经现出了惧色!
他们所面对的,仿佛是自赤山而来的横鬼!那些恶鬼是杀不绝的!他们像乌黑的潮水,其中泛着血腥的色泽,向他们而来!
“撤兵!撤兵!派人急报乌巢!”蹋顿厉声道,“要淳于琼派兵来援我!”
当信使带着蹋顿的金印,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风驰电掣地赶往乌巢时,应该说蹋顿想得其实没什么错。
这是一座冀州军精心建起来的坚营,文丑的骑兵就是自此而出的,这里不仅有袁绍的粮草,还有淳于琼的万余精兵。
他替主公守在这里,不仅是在守粮仓,也是前线所有兵马无声的后盾。
这个已近五旬的武将接到信使的急报时,拿着那颗金灿灿的小印,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在确定那的确是主公为蹋顿而铸的印绶后,点了点头。
于是快要走不动路的信使被搀着下去休息,帐中只剩下几个淳于琼的参军和偏将。
“还是金印。”有人冷不丁地开口了。
淳于琼皱了皱眉,“他是乌桓的大单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