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吃早茶是绝对不肯喝茶的,菜单上的普洱,小青柑,铁观音之类的,对我只是宁愿没有的点缀。不过既然来吃早茶,须得缴纳茶位费,我还是点了一杯菊花茶解腻。
菊花茶泡的久了就带着森森的苦气,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喝的像是祥林嫂的一生。
淋漓了一桌的汤水,总算挽袖吃完,每次都发誓再也不点那么多了,可是又觉得不都尝尝怎么好品评这家店好吃与否呢?
我这周也有在看书,不过都没什么值得推荐的,都是一些古早的网络小说了。有时候觉得小说就像是时装,多少年轮回一圈。那些古早的小说设定,多年之后依然存在,那些以前看起来就非常有趣的桥段,多年之后依然在各本小说里反复上演。就像我们二十年前喜欢格子,虽然这二十年出现了很多其他的花纹,二十年后格子布料依然会火起来。那些有趣的桥段就像是千鸟格,在每一年过冬的大衣中拥有存在感。
真是有趣的事情。越是在看那些久远的小说,越是能发现这些桥段随着读者和社会认知的演变。比如以前的小说会写男a有女朋友,但是他又对男b心动,于是他和男b在一起暧昧不明,但是对女朋友也忠心。放到现在来看,这个男a就是一个深柜gay,他或许还有骗婚的行为。但是随着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认知,这种暧昧不明的桥段依然存在,但是男a的女朋友这样的配角却少了很多。在一起这个行为越来越坦然,甚至一点暧昧就能察觉到心动,然后顺从的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很多父母角色也逐渐随着社会改变,很多古早耽美小说都很喜欢写父母反对,社会指点这样的情节,把同性作为一种禁忌来看待,但是随着我们对同性恋的去病化,这种禁忌感也逐渐减少,父母角色逐渐随着接受度而态度越来越开明,甚至可以送上祝福。
我一向认为文学的演变代表着社会对某种现象的向往和认知启蒙的开始。当然,网络文学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但是这也是一种有趣的风向标。这种情况不仅仅在耽美文学中出现,在言情类小说中也同样成立。我想一定有这方面的更具体的研究,等我有空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一看。
你这周的心情还好吗?自从上次你说了秘密,这周又没有给我写信,我很担心你是否放弃了我们之间的联系。我无数次在忐忑之中懊悔,害怕你放弃了这样的关系,但是我也记着对你的承诺,如果你不再给我写信也没有关系,我会一直给你写信,就算像现在这样只是写一些无聊的事情也好,我也会不停的写给你。
我会牵住你的手,我答应你将不会放开。
你的,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