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听,致乐。姐姐早上起的比公鸡早背诵英文,你是不是该向姐姐学习?”
妈妈这样说,曹致乐的小脸蛋呆了呆:他好想睡懒觉的。
说来曹家里的孩子没谢同学如此在功课上需要辛勤劳作,可能是遗传基因天赋比较好,个个天生是比较会念书的。
不能输,吴丽璇继续吹:“莹莹她妈妈那边家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很会读书的。”
特意指出是孙家的孩子而不是老谢家的孩子。曹家人在这块地方听出丝端倪。
要吴丽璇说,老谢家再多生男的有何用处,一个个不会读书的,成为不了社会上栋梁之才的话,注定只能在社会上给人家当苦力做底层。完全不如发小一个姑娘家读完书跨越社会阶层的优越成绩。
况且,谢爷爷吹什么男孩好?吹到底,到了她发小这代,谢家里生的男孩没有生出多少个。不如曹家这样整天想要生个女孩子结果一堆男娃出世。
曹家人全家医生,医生的特点是早在临床上看透了人生百态。尤其是首都圈大医院的医生,每天接待的患者可以是来自全国各地,对全国各地的人俗风情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换句话说,只要有点儿信息渠道的人对谢同学老家并不陌生:老谢家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重男轻女区。
那地方重男轻女到什么地步?据曹奶奶回忆,曾经自己有患者提供地方消息说,说那里的人为了生男孩,把生多的女孩投到村里井里头或是晚上见车多时扔到马路上被车压死。
这些消息是真是假无从考据的,有句老话叫做无风不起浪,谣言能吹起来多少有些相关因素在。那地方确实是存在有人家生七个姐姐为了得到一个弟弟的真实故事。
第3871章 无处不卷
只要是联想到这些信息,再对比下谢同学的家庭成员结构,曹家人的医生们似乎可以一目了然为什么孙蓉芳在已经不太适合生育的年龄条件以及有个乖巧女儿的前提下,非要去生个男孩。
吴家是同样的情况,生两个女儿后宁愿把大女儿扔到乡下只是为了躲避生育政策再生个男孩。
陪未婚妻回过那地方的殷医生早就对此耿耿于怀,在未婚妻去上卫生间不在的时刻,毫不掩饰对那地方人的某种厌恶情绪对曹家人说:“我建议过曹勇医生,如果陪她回老家去,该怼的人不需要客气,不用管那些人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一句话殷医生是点名了,那边的风俗环境养成的坏习惯是最需要批判的。
个体在周围一致的环境里实际上是孤独无助的。如孙蓉芳和孙姥爷,再有先进点的文化思想毫无用处。孙蓉芳作为老谢家的大儿媳妇,最终被逼迫到年纪大了都得冒险生个儿子。这里有老谢家的逼迫,更有整个地区环境所有七姑八婆闲杂人等形成的固有社会风潮的压迫。
医生要批评这个是从学术出发。大自然对男女生育比例是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性和协调性。如果人为地进行干预,灾难性的结果可想而知。
作为男人,殷医生不笨的,要为未来男同胞们着想。社会上多的是男的怎么找老婆。
曹家人听在心里,商量在嘴头,届时自己家孩子上女方家里见家长时需要注意点什么。
好的公婆家是会力撑自己儿媳妇在娘家里的地位。
说到谢婉莹自己,老家中的事早在她心头淡下去了,除了她持续注意的长辈健康。
来到首都一个最好的事情无非是首都大城市风气比小地方正点,表现在首都的人个个事业心强梦想远大,不会像小地方的人心胸狭隘只想着自己那点儿鸡毛蒜皮的利益。
再有如她妈妈说的,老谢家的脑子是典型的头牛,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即使她谢婉莹读到好成绩,老谢家嘴硬是死活不会认女儿能比男儿强的。
对于这类人,唯有是等他们自己要死了再看着吧。对此谢婉莹重生后做好盘算了,不会再笨到去和老谢家争个什么话吵无用的嘴。
当医生的,最懂什么是死前的人生后悔。
曹家人是比耿直的殷医生做事说话谨慎,思想成熟,手段厉害些,毕竟个个是大佬。
曹勇从不会跟她提及她老家的风闻,不是不知道需要听殷医生说,而是早有察觉。可以说,是神经外科专家很懂人大脑的他,对此事早有自己的想法和她差不多了。
两人现在处于恋爱甜蜜期。如方理事讲的,学术型伴侣说到学术兴致盎然只会就此越来越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学术是最能让男女之间产生的爱情更为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对方的魅力而不是大脑对对方幻想中的空中楼阁一吹即倒。
一边跟师兄谈病例,师兄建议她可以先随便画些手术草图,她照做了。
没想到的是,谈着谈着无意中,曹勇给她透露出自己有空时在自学电脑编程。
谢婉莹:和曹师兄在一块也是好卷的……
第3872章 价码
曹勇见到她的表情急急忙忙解释:自己学是想先帮她摸索条路径,到时候可以带带她。
这里要提及到,张大佬任师兄曹老师他们要把她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径绝对避免不了涉及到计算机软件建设。这是手术导航系统的基础。曹师兄肯定是提前知道这点,要帮她做些准备。
这头与姚医生的电话沟通中,同样说到这个软件问题了。
说了才知道,今早上为什么在手术间是左晋茂医生被大洋彼岸的合伙人追着电话而不是任哲伦或是他姚医生。
任师兄这帮人真是个个深藏不露的。左晋茂医生每天吹捧同伴其实是个最狡猾的家伙。
“他会软件编程的。”不爱八卦说其他人话的姚致远医生揭开了某人的另一层秘密身份。
说来也是,如果左晋茂医生除了做外科医生没有其它点技术,怎会和姚医生成为亲密好友两人一块进入手术机器人研究团队。手术机器人团队是医疗器械团队,可以聘请外科大佬做首席顾问但是说到干活的事儿主要工作任务是设计修理完善机器人,和临床外科工作没多大关系的,所以干活的成员必然不可能是单纯的外科医生。
大洋彼岸的合伙人艾伦,是这个研究团队真正的起源创始人,可以说对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很深刻很了解,一听到这边传出的信息,以其专业敏感立马知道需要狙击的是谁了。
艾伦打电话给左医生,是警告左医生不要忘了他是和公司签合同而不是和任哲伦签合同。
左医生更具体的工作是什么?软件编程是通俗的叫法,放到手术机器人这个领域里头,手术机器人属于工业产品,应该是叫做工业软件编程工业软件设计工业软件建设之类。
工业软件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越高端的工业产品是越向自动化靠拢,自动化靠的是工业软件,高端医疗器械不例外。如前面讲的伽马刀,可以自动化到自动对标。
地位这么重要的工业软件,在国内的空白度却是惊人的,可以说完全受制于国外。
明白这点的话可以知道,任师兄出国搞合作吸纳人才是没辙,国内工业只要先进点的技术连基础都不健全。
任师兄带左医生回国,可以说是搞偷偷摸摸的战术了,因为他是早知道老油条谢师妹有这个成果或许可以给他利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