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上放着一盏油灯,灯油已经干透了,罩子被熏得发黑,黏满了灰尘。
桌角滚落了一支钢笔,是某个舶来的牌子,价格不菲,可惜笔尖已经摔歪,不能用了。
桌子正对的墙上订着一本老式日历,白底红字红字,一页一页撕的那种。
虽然纸页已经发霉变质,但字迹仍然很清楚,上面一行“SE 1982 九月”,下面则是一个明晃晃的“18”——正是殷嘉茗中弹落海的那一天。
至于桌子的抽屉里,则塞了一些旧报纸、周刊和杂志。
叶怀睿逐一翻看了一遍,最早的日期是1982年7月22日,正是案发的次日,头版大字印着金城大劫案的报道,还附上了殷嘉茗和司机两人的通缉令。
有几页报纸上还有写划过的痕迹。
在《正报》周刊关于劫案的特辑上,有人用钢笔在标题《殷嘉茗械劫杀人》下面用力划了几下,力道之大,直接划破了纸张,旁边还龙飞凤舞写了五个繁体字——“我唔係(不是)兇手!!”
看到这些,叶怀睿已经能百分之一百肯定自己的猜测了。
当年悄悄住在这间秘密地下室里的,正是金城警方苦苦寻觅了两月的殷嘉茗。
密室的机关做得隐秘,哪怕是警察事后将整栋房子搜了一遍,也没能发现隐藏在博古柜角落的暗门和楼梯入口。
虽然叶怀睿不知殷嘉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处密室的,但很显然,有人在帮他。
因为密室里遗留下来的食物、饮水和生活垃圾实在太少了。
地板上有两个被污水泡得黏在了地板上的油纸袋,大约是用来装食物的。
架子上的热水壶里只剩下很少的水,搪瓷杯也落满了灰尘。
屋角有一个痰盂,里面有些干涸的不明污渍,不过大体还算干净。
这些物质,根本不足以让一个成年男性在狭窄的密室里躲上两个月。
所以殷嘉茗要么就只能自己偷偷摸摸出去寻找食物,要么就得等人来给他送吃送喝。
但鉴于这里地处偏僻,一个外貌特征突出的通缉犯也不可能频繁地往外跑,所以叶怀睿更倾向于后面一种可能性。
叶怀睿将殷嘉茗留下的旧物一一收了起来。
然后他没有动其他的家具,请人来修理了破掉的气窗玻璃,又重新粉刷了墙壁,修补了地板,拉了电线,将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独立而隐蔽的房间。
7月23日,星期五,晚上十点二十五分。
叶怀睿打开博古柜的机关,然后带着一本书,一杯茶,还有一小碟黄油曲奇钻入暗门,来到了地下室中。
地下室虽然拉了电源,安了顶灯,却没有装空调,只放置了一把落地扇,在这盛夏时节里其实是有些闷热的。
但叶怀睿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这里呆一会儿。
不知为何,这地方对他有种莫名的吸引力。
密室安静、隐秘而又封闭。
仿佛只要呆在这里,就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当年那个被全世界怀疑和孤立的男人曾经的感受一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