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女孩儿轻声说道:“同志,我实在是没有带针线的票,用工业券替代一下行吗?拜托你帮帮忙,我们来城里一趟不容易,家里真的是特别需要。”
女孩放下了手里拿着的杂志,一脸惊诧的看向苏荞。
显然她还没有碰到过有人会在这种公家的地方讨价还价的。
好在她的态度倒也温和,并没有表现出什么鄙夷和不耐烦。
只是对苏荞说:“不行,我没有这个权利。再说,我不要你的票,交班的时候我也对不上账啊!”
听女孩话说得实在,苏荞也不好再纠缠。她勉强的笑了笑,留下一句:“我知道了,不好意思啊。”
然后就招呼弟妹们准备离开。
女孩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她似乎这个时候才看到了外面站着的,还没有柜台高的苏芃和苏蓝。
脸上闪过了一丝同情。
只是,在这计划经济的时代,没票就是买不到东西,这个谁也没办法。
再同情也没有用。
苏荞带着弟妹离开柜台,可就在她低头准备去抱妹妹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了那女孩惊喜的叫声:“诶,你等等!”
苏荞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你头上这个发圈在哪儿买的?”
那女孩儿在柜台里面紧走了几步,走到了离他们最近的地方,隔着柜台急切的问道。
苏荞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你问这个?”
“对,你这个在哪儿买的?”女孩的眼睛盯着苏荞的头顶不放,又问了一遍。
“我大姨从海城给我寄过来的,说是海城现在最流行的发饰。喏,还有我小妹头上戴的这种也是,也是我大姨寄过来的。”
苏荞压根没做思考,就果断的回答。
说完,还摸了摸小蓝头上的蝴蝶结。
“海城啊……”听她这么说,女孩儿眼神明显黯了一下。
她羡慕的又看了看苏荞的头发,然后将手里拿着的《大众电影》放在了柜台上,示意她来看。
“你看,你这发圈和李明明戴的多像!”①
苏荞凑过头去,果然在杂志的内页看到了一个电影明星头上扎着一个和她做的差不多的发圈。
不过苏荞是扎在丸子头上的,那女明星是多缠了几圈,缠在麻花辫的发尾上的。
那女明星苏荞印象很深刻,是一位老艺术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