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鹤卿的人品他还是信得过的,是个良配,姝儿眼光不错。
这也算是这段时间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乐景小心把季鹤卿的信放在他专门准备的收纳盒子里。
在书桌上,还散落着一些信件,都是他的同学们来骂他的。
对于这些,乐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觉得有太难过。
反倒是顾图南比他还难过,听说他还和一个说他坏话的同学大骂一场,险些割袍断义了。
这些日子以来,也是他多番给同学们写信替他辩白解释,不少同学也因此对乐景改变了看法。
乐景从不在意这些人的评价。
不遭人恨是庸才。
只要他继续沿着自己的路前进,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骂声。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顾图南好像怕他想不开,这些日子,隔三差五给他写信,鼓励他,让他不必失落愤懑。
乐景感念挚友的心意,胸中就连最后一丝愤懑不平都没有了。
挚友贵精不贵多,他穿越而来,能结识这样两个胆肝相照的好兄弟,不虚此生。
……
有了洋人旗帜作为威慑,乐景在海州的办学事业再也无人阻挡,得以飞快发展。
在发展教育的同时,乐景也开始着手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当前国内仍然是农业社会,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无法找到赚钱的工作,他们是绝不肯在学校学习的。
所以乐景认为是时候建厂了。
在学校里进行职业培训,然后把学生们送进工厂,用自己的双手和技术赚钱,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1886年年末的时候,乐景相继在海州的几个沿海城市建成了纱厂、纺织厂和造船厂。
第72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72)
工厂建成后,乐景就需要招工了。
三个工厂差不多需要一两千名工人。
学校里的那点子人根本不够——乐景绝不会招童工,小孩子还是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工厂就是乐景给他们画的大饼,用来激励他们和他们的父母。
正儿八经的工人,那必须是成年男女。
受旧社会生活所迫,穷人家的孩子七八岁就给人家当学徒了。古代女子15岁及笄,在一些穷困地方,甚至有的女人13岁就做了妈妈。
所以在清朝,自然不适用现代的18岁成年标准。
就算在现代社会,农村少男少女十五六岁辍学进厂打工也屡见不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