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听了很是高兴,又摸了摸孩子的小脑门,点了点头,“是个好名字,走儿,跟我走,乘着难得回来,正好把孩子的名字上了族谱。”
等到事情都忙完了,老人家看了着边上已经开始打哈欠的鱼娃,当下便挥挥手,让人带着孩子回去了。
林子真他们踏上回京的路途的时候,扬州正是荷塘碧绿,彩塘依依。但是这个时候却无人欣赏,离乡的惆怅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原主的记忆影响着林子真,虽然没有孙家文和便宜儿子那样难过和忧愁,但是也怪不是滋味的,大概分离总不是件好事吧。
林家这边只派了林清鸣和族中另外一个小辈过来送别,还带来四叔给他的礼物,打开一看是一套养生拳谱,代表着老人家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倒是孙家一来来了一群人,围着林子真和孙家文,还有鱼娃,那个不舍。特别是孙老夫人,儿子,亲手养大的外孙都要送走,心里那个难过,很是哭了一场,直到船家催了,这才劝住。
伴随着大船驶出码头,林子真他们便一路北行,往京城而去。
这一路上,倒也不寂寞,除了之前遇到的几位举人,还有他们同行的家眷,都是有孩子的,多是六七岁左右大,一个个在各自板着脸的父亲的目光下,乖巧极了的给林子真这个叔叔请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年代的父亲格外注重大家长的权威,对着外人家的孩子,还愿意温和的给个笑脸,但是对上自己的孩子,动不动便是孽畜,不知事的小儿,一艘船上,林子真已经听过好几次他们这样和孩子打招呼了。
哪怕疼孩子的,譬如孙老爷,对着唯一的独子,也常是冷着张脸,多是说教,少有鼓励和夸奖。可见这个年代的孩子,童年过的也不容易呀。
反而像林子真这样,对着儿子,不是又抱又亲,还时常夸奖陪玩的,不免被一同同行的进士们,说教了好几次。
惯子如杀子,棍棒之下出孝子
林子真表面微笑听着,但是却毫无悔改,直叫一群人恨铁不成刚,觉的他心软如妇人。
直到进入通州码头,下船时,这几个进士看到林子真还亲自抱着小儿下船,气的连挥衣袖,不去看自家孩子艳羡的目光,匆匆带着家眷下船,脚步生风的雇了车辆往京城而去。
反正他们是做不来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叫人难为情,只是此后,对着几个孩子,到少了些责骂,也愿意和颜悦色的交谈几句,每次看着儿子孺慕的目光,倒也觉的浑身舒爽,这便是养孩子的乐趣了,不怪,不怪,林子真会如此溺爱小儿
而另一边,林子真带着人才下船,就有人来接了。原来是四爷估摸着时间,早吩咐奴才,在通州等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