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幼无法陪伴的儿子,那怕当时把孩子送出宫是为了他好,但是惠妃心里时常是愧疚的。而且那怕在理智的人,看着儿子小小的一个人,做什么都要处处礼让太子,暗地里总是羡慕的看着皇阿玛对太子的呵护,心态也是会失衡的。
所以,即便清楚的明白,儿子那怕是皇上的第一子,但是比起自小被皇上教养着长大的太子,不管是情感上,还是身份上,她的儿子都已经输了一大截,实在不宜事事和太子针锋相对,但是随着这些年,儿子和太子斗的越发厉害了,她也看的出来这想必是皇上有意为之的。
这下她只能把心里的不安压了下来,连劝也不敢劝了,更何况,每次面对满怀不甘的儿子,惠妃也实在开不了口劝阻。
她曾经心里也不是没有奢望过,若是最后登上那个位置的人,真的是她的大阿哥就好了,不过终究只是奢望罢了。
第二天天一亮,静坐了一夜的惠妃,便早早到养心殿前脱簪请罪。康熙帝虽然已经起了,但是迟迟没有见惠妃,这些跟着他一路走到现在的旧人已经不多了。
而且这次圈禁胤禔,他心里到底是有几分愧的。但是这会儿对着前来请罪的惠妃,康熙帝心里却升起了些不耐。这一趟是要仗着以往的那些情分,来逼迫朕吗?
直到用完了早膳,这才让梁九功把人给领了进来。
与康熙帝的想法相反,惠妃的请罪,并不是为了儿子求情,而是当着皇上的面直接斥责胤禔种种不是,甚至说出胤禔罪大恶极,应当处死狠心的话。
瞬间将康熙帝对大儿数次冒犯的话语,以及之后的恼羞成怒,给冲淡了不少。儿子在不好,也是自己家的,而且胤禔那有惠妃说的那般不堪。
一时间不免想起来,当初他带着大儿远征蒙古,每次他给这个孩子分析战局后,这孩子总是用孺慕的眼光看着他。
竟然反过来和惠妃争论了几句大儿的好。
等到惠妃走的时候,不仅没有的受到惩罚,而且还得皇上不少赏赐的消息,很快便在宫里传开了。
听到这消息的其他三妃,心里不免感叹一声,到底不愧是宫里历经多年的四妃之首,虽然儿子倒了,但是人家没受一丝牵连,而且手里还握着一部分宫权,再说有了今天皇上这一表态,宫里大家都明白,以后对惠妃以前如何,以后还是如何。
至于宫里那些个小庶妃,传的小话,什么惠妃心狠,竟然请求皇上杀子的话,她们不过听听笑过就算了,人家那里是傻,而是太聪慧了,不然怎么会被皇上封为惠妃。只要她惠妃在宫里一日,便能庇护大阿哥府一日,而且皇上那里,也不会轻易忘了这个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