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仿古而建的体验基地,跟姜祎成小时候去过地球时代的各种“古镇”颇为相似,其本质都是设计者为了复刻曾经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在实际建造中越来越趋向于对中式复古元素的拼凑和想象的产物。
在姜祎成这个曾经生活在地球时代中国的“正统”中国人看来,这号称是模仿地球时代中国西北部生活方式的体验基地未免显得有些尴尬。或许对林辰乐这样儿的“新人”而言,这种糅合了西北窑洞、东北火炕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反而能让他们感到某种多元化的亲切?
但无论如何,在星际航行时代,这钟体验基地提供的餐饮服务还是挺有特色的。
在动物养殖集成化工业化之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传统畜牧业了。而在工业化的养殖方式下,每个牲畜个体的各项指标都被标准化,个体差异很小。虽然这样是最有利于销售和产品加工的,但对于“公元人”而言似乎也少了些挑选食物的乐趣。
而在这种体验基地里,游客却能吃到自己挑选后立刻宰杀的牲畜肉。能看到自己餐桌上的食材活着时的样子,这听上去固然有些残忍,但对于大多数已经远离食品加工行业的太阳系公民而言,还是颇有新鲜感的。
因为姜祎成和林辰乐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儿,就直接在这个体验基地点了现成的套餐。
套餐里其中一道素菜是凉拌时蔬,里面放了不少马齿苋②、蒲公英之类的野菜。这些玩意儿对于习惯了工业化食品的星际航行时代公民们而言,从味道、口感和一致性上考虑都是接近于不可食用的。然而来体验基地游玩的都是抱着“忆苦思甜”的心态,吃着略显粗糙的野菜,反而能够让人感到内心的满足。
与此同时,体验基地的生态监测员还给他们详细讲解了餐桌上这些野菜和野蘑菇是如何在草甸上采集到的。
没错,体验基地是有真人监测员的,一般一个基地可能有两三名,这是新月集团属下环保机构“蓝星保护协会”的基层工作岗位。
此时在这个324号体验基地,两名监测员只有一名在岗,另外一个正在休假。这位在岗的监测员打扮得就像是个地球时代的生态学家,脚上套着厚实的马丁靴,身上穿着外层化纤内层布制工装服,即使是在室内口袋里也揣着手套,上衣的口袋前别着名牌,写的称呼是“Dak”。
当姜祎成和林辰乐在体验基地的点餐系统里下了单,正坐在餐桌旁等着上菜的时候,这位监测员才突然从应该是储藏间的地方开门出来。
他看到有客人来时显得颇为意外,之后聊了一会儿,姜祎成才知道这个体验基地的生意已经惨淡了很久——大约就是从远航设计院破产、居住在城区的大量职工丢掉工作那时候开始。
本来新月集团在城郊建设的体验基地,除了供游客体验复古生活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承担生态监测和环境维护作用。因此体验基地是不怎么在乎旅游收入的,就算是游客稀少,体验基地也得维持正常运转。
只是这位驻扎在此地的生态监测员朴博士就有点儿郁闷了。他和同事轮流休假,而单独在岗的时候又没有游客来这儿,自己蹲在体验基地里那是相当的孤单。以至于这些餐桌上姜祎成和林辰乐吃的野菜和野蘑菇,都是他闲的没事儿时自己出去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