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何宴写诗上一样没什么天赋,但何清可能因为年长一些,积累的多一些,平时也对身边小事观察入微,所以诗文比何宴好一些。
张子安天赋比他们都强一些,诗文主题就是中规中矩的那个,但整体效果并不比立意新颖的穆二胖那首差多少。
穆二胖听完默默在心里排了个序,几首诗文里,他最终交上去的那首因为立意新颖,与众不同,就强于张子安的,但草稿上作为废稿的那首,就不如张子安的,只比何清的诗文好些。
也就是说,若不是那一丝灵光,不算前头四场的成绩,单论他诗文这一场的真实水平,在县试榜中不可能排进前十。
这就是同场考生交流的好处了,毕竟很多东西是无法光从一个榜上名次了解的。
论完这一场,几人接着说旁的。
墨义帖经这种照本宣科的东西没必要说,他们便捡了今遭考的那些经义题讲。
这上头就是穆二胖的主场了,其他几人先把自己的答案讲了,最后让穆二胖讲。
他这么一讲,何清何宴就听入迷了,连张子安都顾不上替黄俊平惋惜了,全心全意听起来。
毕竟诗文上,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特别明显的差距,但这经义……穆二胖的水平实在高过他们太多。他们委实心服口服,张子安甚至私心里觉得穆二胖讲经,不比自己的先生黄举人差!
后头他们又适当地问了一些问题,穆二胖一一解答。
一通早饭吃到快中午,也得亏摊主是个热心肠,看他们几个年轻后生交流的十分认真,没有把他们赶走。
后头快分别的时候,张子安询问何清稍后准备怎么去府城?
何清有些为难地道:“这个……其实这次我也没想着能考中,所以没和家里说呢。估计还得商量一番。”
张子安点点头,说:“我家准备跟着商队走,人多路上也安全。你家如果不知道怎么走的话,就可以和我家一道。”
何清立刻应下道谢。他们村里人家对县城可能还有几分熟悉,但出了县城真的抓瞎。张子安虽然平时话不多,衣裳穿的也比一般人好,但看的出来他和黄俊平那样的人不同,没瞧不起他们农家子。
他们说好以后,穆二胖也开口道:“我也给你们留个我们书院的地址,我们书院里有三个哥哥都是廪生,省的咱们再去外头寻人作保。”
何清何宴日常在村里跟着族爷爷埋头苦读,其实在赵廪生和他们说穆二胖的来历之前,他们并不怎么知道翠微。
而张子安虽然在县城里活动,知道翠微,但也只知道前头的事儿,并不知道翠微搬去府城后,学生发展得这般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