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于那个报告。
惊叹年轻人的才华。
不过此时何处长没有立即答复。
而是拿着报告想了几天。
期间王耀多次找何处长。
几经接触,何处长是一个老航空人了,他判断人的能力还是有的,他感觉那个年轻人胆子大,又充满着自信,有着坚定决心,说不定他真能干出事儿来。
还有一方面,何处长最近愈发地感觉到邓公经济改革的决心。
邓公对温洲家庭式作坊定调了,可以大胆地干,民营企业是华夏经济的重要一环。
这触动了他。
若是自己大力促成此事,那么自己会不会出现的邓公的视线之中。
让自己即将退休的人生焕发新的一春。
这些天一直想着事情,何处长都还不知道一直找自己的年轻人叫什么,不过他也没让他介绍。
所以,他问道:“年轻人,你叫什么?”
“何处,我叫王耀,王羲之的王,荣耀的耀。”
“好,王耀,这个,常沙到温洲的包机,我让你试一试,自负盈亏,风险由你全额承担。我这边需要提出几个包机的条件,一是要有一家合法的单位,二是包机的时候要交一定的保证金……”
见何处长同意,王耀欣喜若狂。
王耀连忙拿出笔和本子一一记下何处长的要求。
见小伙子那么上进。
何处长不禁也期待地一句道:“王耀,希望你能成功。”
不过他心里还是打着嘀咕。
年轻人的想法是可以操作的,但是一旦客源跟不上,这事情也没法做,就看这年轻人怎么运营了。
何处长的同意让王耀一下子更坚定了包机的信心。
不过何处长的同意,不意味着搞定了全部运输局以及航空局的人。
接下来的大半年里,王耀找浙省的民航局,常沙的民航站,温洲的民航站,华夏空军管制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盖了几百个章,批文累计起来有一米的厚度,拿到了民航局和空军管制部门的批准文件,走通了所有的关节,可以承包常沙到温洲的航线。
为了保险,王耀第一次包的是小飞机,除去机长,副驾驶,乘务员……只能坐36个人,摊到每个人全票价400元左右,利润大概只有2-3人,也就是说必须全部坐满,才有一些利润,如果没有坐满,那么这一趟就是亏损的。
这考验着王家兄弟们的营销能力了。
他们想了很多方法,做广告,打市场,甚至加上座位,不浪费飞机上的每一寸空间……
他们精准地核算成本是国有航空公司不可能做到的。
……
这年代温洲人四处其他城市做生意,很多人提着装着钱的行李包,那是睡不着,吃不好,这年代火车上可还是很不太安全。
车匪是神出鬼没,因为绿皮车的速度慢,窗户又可以打开,扒火车的匪徒不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