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世事难料。
鲍勃-韦恩斯坦深深地呼吸了两口气,脑海里依旧有些烦躁和杂乱,但总算是稍稍平静了下来;然后,认真地回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却依旧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路头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今天如此地步的?
过去四十八小时里,“爱疯了”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同时爆发出惊人能量的还有“堂吉诃德”的销量;而且,好评如潮,口碑出众。
“蓝礼-霍尔”的讨论热度正在节节攀升,蹿头速度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架势,势如破竹地在颁奖季的喧闹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此时,距离奥斯卡仅仅只剩下不到两周时间,学院公关的各大重镇都已经相继落幕,现在只剩下美国导演工会奖、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以及另外几个影评人协会奖而已。
换而言之,颁奖季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领先优势已经基本确定,翻盘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少。“艺术家”已经隐隐追赶了上来,与“雨果”、“后人”、“午夜巴黎”并驾齐驱,接下来两周时间就是刺刀见红的最后拼杀决战。
但是现在,“蓝礼-霍尔”却异军突起,而且声势骇人。
作为业内颁奖季当仁不让的头把交易,韦恩斯坦兄弟的人脉和触角自然是非同小可。他们已经可以嗅到了业内风向标的悄然变化。
其实好莱坞是一个名利场,也是一个社会缩影,“炒作门”的影响,还是同样的道理。
在此之前,围绕在蓝礼身上的负面传闻取得了出色的效果,恶意炒作、不折手段、虚名过盛、名不副实、虚伪狡猾,如此消极负面的形象引发了口碑崩盘的连锁效应,进而导致了颁奖季之中竞争力渐渐落后的结果。即使是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无济于事。
但现在,事实得到了澄清,罪名得到了昭雪。在愧疚和尴尬的补偿心理之下,潜意识之中,人们对蓝礼的正面好感开始成倍放大;尤其是一众同行好友的声援,效果更佳,甚至会让其他人选择性地遗忘某些负面印象,真正地产生更加亲近、更加积极的形象。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鲍勃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如此走向;估计,康奈尔和蓝礼等当事人也没有预料到。
当然,目前好莱坞依旧风平浪静,似乎根本没有收到影响;但涌动的暗潮,却顺着风声传来了气息,犹如猛兽的直觉触感,韦恩斯坦兄弟提前察觉到了异样。
问题就在于,他们应该担心吗?让-杜雅尔丹和乔治-克鲁尼的搭档组合足够稳当,他们应该节外生枝吗?当前“艺术家”已经累计了足够优势,蓝礼足以产生威胁吗?
冷静思考,却依旧不得其门。怎么都想不到,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之后,事情正在走向一个完全未知也无法掌控的方向。现在的“炒作门”,显然已经彻底脱离了预定轨迹。这让鲍勃不由产生了一丝疑问:当初他们选择推动这个负面新闻,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思绪仅仅只是冒头而已,随即就被掐断。后悔,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让事情更加糟糕。当务之急是,他们应该怎么办?
抬起头,鲍勃看向了坐在斜对面的哥哥,哈维-韦恩斯坦。
在韦恩斯坦兄弟之中,明面来说,哈维负责电影产业,鲍勃负责电视产业;但事实上,哈维杀伐果决、控制/欲/强、性格强势,两兄弟之中,他负责拍板决定,也负责出面交涉,而鲍勃则负责幕后事务,更多是一个辅助的位置。
此时,哈维翘起了二郎腿,右手手肘支撑着沙发扶手,手掌支撑着下巴,粗短的手指正在慢慢地婆娑着胡渣;耷拉下来的眼睑,遮挡住了眼底深处的光芒,旁人根本无从判断,可是紧皱的眉宇却透露出正在深思的状态。
“哈维。”鲍勃出声了,不过哈维没有动静,依旧垂着眼帘,鲍勃也不介意,接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按兵不动。”
“让和乔治现在的优势十分明显,没有必要多余的操作了;那个家伙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今年的声势更多是怜悯和同情,他还需要再打磨几年,至少等到二十八、二十九岁,所以,根本不足为虑。”鲍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节外生枝。这是鲍勃唯一的看法,现在的任何举动,都是节外生枝,没有必要。距离奥斯卡只有两周时间了,按照如此进程,今年颁奖季的最大赢家,依旧是韦恩斯坦影业。
哈维抬起了眼睛,汹涌的愤怒丝毫没有掩饰,“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当初在圣丹斯侮辱了我一次,现在又在好莱坞侮辱了我第二次,他已经在我们的地盘上撒野了,我就应该忍气吞声吗?”那紧绷的声线,透露出了他的狂暴怒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