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病人大概说病情后,就能快速确定病情,而且事实上,大多数病情其实都比较大众,属于常见病,并不需要小心翼翼。
像昨天林熙冬诊断的那两个罕见病,本就少。
“诊断并非靠着经验就能定,治疗更是。”岳璐对林美萍解释,“我在哈佛进修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医生的培养模式,定义为临床的新路径模式,会要求学生一年随诊各个患者,像是心梗、糖尿病、中风,了解他们的日常,去看他们生活,从而完整疾病的所有拼图,也是因为这样,他们会发现同样是糖尿病,他们的并发症都不相同。”
“美萍,你也知道不同的病人即便是相同的病情,也没办法用相同的治疗方式,想来林医生是那种不喜欢模糊治疗的人。”
林熙冬点头:”嗯,我希望能尽可能确定患者的病情,而不是试验,这是我的底线,不会改。”
因为她的视角,知道试验治疗的风险。
岳璐颔首,她很能理解医生对患者对治疗会有不同的风格:“好,我理解了,不过之后你是有什么计划?”
对待顶尖的医生,秦合不会强压各种任务,只会尽力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
林熙冬在岳璐眼里的地位,已经足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林熙冬想到昨晚和仇荣荣的讨论的课题:“门诊的患者我会做收尾,另外近期也会协助儿科仇医生做新生儿液体治疗的研究。”
下个月就要前往加州大学医疗中心,恰好还是九州的过年时间,她其实在秦合停留时间并不长。
岳璐对仇荣荣有些印象,不过听到协助两个字很诧异:“我记得液体复苏是你的项目,为什么……”交给别人?
“是仇医生参考这个方向做了一次新生儿血液净化治疗。”林熙冬把昨天的CA小患者情况说了一些,嘴角带着一些弧度:“液体复苏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我一个人其实也没办法把它尽善尽美,我很乐意看到有人愿意参与进来。”
液体复苏相当于一个公式,实际的应用它可以细分出很多分支,有更多的人愿意研究它,应用它在临床救治,林熙冬高兴还来不及。
林美萍其实接触林熙冬不多,她也只是从老师或郑志英或越医接触的医护口里听过她的为人处事,大致轮廓知道林熙冬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尖锐型医生。
在手术室,林熙冬属于后者,没人能撼动她的决定,在手术室外,她拒绝阶级化医疗,所以拒绝了高昂的私人邀请,也拒绝很多有影响力的政界商界甚至媒体社交,这导致她其实随时可能身处危险。
这从去年年前开始就能佐证,网上关于她研究所自然基金的质疑声到现在依旧没人去处理。
只是现在接触下来,这位年轻又专业的医生,似乎带有了年轻医生很少拥有的包容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