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震怒之余更为小太监的手段深感恐惧,明明其在身后,却从哪搬过去的数万援兵,这手段实在逆天,终是胜自己一筹,让他竟有了惧意。
然则他更气的是尚可喜,如此老辣之人怎么就那么容易让李岩给耍了,若非受其迷惑拖延时间,一早开战此时早已经轻松破围,此时可好不光没跳出去还被其打了回来,而此时后边小太监也已追上,局势立刻变得被动之极!
“明军向来狡猾,那李岩贼人出身更擅此道,智顺王一时不查中其奸计,此责稍后再论,眼下当尽快发援兵突围,否则与大局不利”三顺王同心耿仲明赶紧站出来为尚可喜开脱。
多尔衮冷哼,他当然也知道眼下突围要紧,但对三顺王近日表现实在是失望,虽说他此时贵为大清摄政王,但朝中各方势力暗潮涌动他的位置并不稳,先不说最大的对手豪格,便是其他几个兄弟也明里暗里和他过不去,而其最大的助力除了多铎和阿济格两个同胞兄弟外最信任的就是这三个顺王了。
因为三顺王最是听话最会明哲保身不乱站队而是谁是老大听谁的,这也是多尔衮突袭入关点将三人同往的原因,听话又对大明军事人文地理了如指掌!
然而被其寄予厚望的三人入关后表现的实在平平,好战分子孔有德两次捉鱼被打脸,稳如泰山的尚可喜被耍猴,深沉内敛的耿仲明阴死阳活的看着就气。
气归气,但多尔衮也知道算账要等到秋后,眼下刚开春先忙着耕种吧,于是和诸将略一商议决定发兵五千前去支援尚可喜,耿仲明请战多尔衮想了想却让其去后方协助孔有德抵住小太监的追击,并令两个年轻战将瓦克达和满达海二人领兵支援前锋。
同时并下令主力急行军,因为局势已变得极其严峻,先不说前有拦路后有追兵一个不慎就会被明军合围,更重要的是眼下多尔衮的兵力被严重分散各处!
其入关时三万骑兵,攻打京城时折损千余,在骆驼营和黄得功硬干一场又折损千余,破通州城时分兵四下掠劫然后毁城离去南下时尚有万余兵马在周边掠劫尚未归队,现下尚可喜率八千兵力为先锋此时又加派五千,余下皆有孔有德和耿仲明领取殿后,主力所剩寥寥仅够看管押送掳来的物资。
至于那未归队的万余兵力此时在何处呢?
其实在多尔衮烧毁通州城南下时已经传令在外各部直接南下归队,不过因其多在通州之北三河境内掠劫在大运河东边的潮白河东畔,接到军令后各部缓缓南下,但在这时却发现后方有数千明军尾随,惊讶之余正犹豫要不要干一场时又接到军令,只管南下,对方只要不靠的太近不找茬就别管他们,想跟着就跟着吧。
这数千明军自然是周遇吉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发现清军南下撤出三河时虽未得常宇军令毅然主动追击,而且几次试探之后发现只要跟的不太近清军就任由其便,一路跟随待令不知不觉至行至香河正北五十余里地和小太监东西直线距离近百里!
这一路跟随几无冲突,周遇吉心头却似压了块巨石,他已得情报清军主力离开通州南下,百里路最多两三天便会到了李岩所在的香河,那时候大战一触即发,而他此时尚在数十里外被这股清军给拖着,只恐会延误战机。
麾下久跟烦躁怂恿不若和这股清军干一场,周遇吉思虑再三终是没答应,一来没有军令不敢乱为怕误了常宇大计,二来,几乎相当的兵力根本打不过这些清军,虽然这些清军还要押送掠来的物资,甚至又的士兵战马上还挂满鸡鸭乱叫!
不过就在午时,探马送来急报:督主令,不惜一切代价,急行!
周遇吉一震,必是前方出了意外,否则小太监不会用不惜一切代价这个词!这若是其他人比如刘泽清高杰之流,自然会找各种理由磨磨唧唧站在墙头上观风而动,
但周遇吉不同他和常宇在太原并肩作战建立了一种外人无法感受到的信任,就是那种可以以性命之托的信任!
干!周遇吉动员备战,着急麾下几个部将只说了六个字:不惜一切代价!
虽知不敌,但视死如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