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和王勇就这么认识了,不过还不熟悉。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这小子竟然认识非常多的野菜种类,并且还懂一些关于食疗的中医知识。
这下,就让王勇如获至宝了!
作为一个厨师,营养搭配也是高级厨师必备的技能。可对于现在还很少有人关注的野菜,不管事王勇还是他的师兄弟们,除了知道什么能吃,怎么做以外,比起李卫来差远了。
于是乎,王勇一个电话,包括三位师傅在内,一大群人就从天南海北的飞了过来。对于王勇所说的野菜食谱,没人经得起诱惑。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讯息的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疗养生。
无公害和有机食品也不再是让人们惊诧莫名的玩意儿,而是开始走上普通人的餐桌。虽然不能天天吃,但是偶尔吃一次,就是普通人也能承受的起。
得益于大家对于健康的重视,转基因食品一朝成名。不管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如何的鼓吹转基因食品,人们内心没人不抵触的。
如果条件允许,没人喜欢吃转基因的食物,哪怕是那位杂交水稻之父站出来公开表示支持转基因。大家其实都明白,想想吧,连虫子都不吃的玩意,吃到人肚子里,能有好吗?要是这玩意儿真好,为什么美国人,不吃转基因?为什么农业部的大佬们不吃转基因?为什么专供领导的食物里拒绝转基因?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处于各种理由,不得不种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粮食,蔬菜,棉花,大豆。
农民也要生存!为了多赚一点,他们很愿意种植收益更高,管理更方便的转基因。但是就连农民也清楚,转基因的东西不好吃!
所以,这个时候,野菜就开始重回人们的饭桌上。不管是身家亿万的富豪,还是处于低层的打工者,都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些绝对不可能是转基因的野菜。
越是有钱人越是关注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就如同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一样,富人们开始吃野菜,穷人只能吃大鱼大肉。
而李卫,他懂得的都是来自于祖上自己编写的一部野菜食谱,或者说是食疗食谱。据说是自宋以来,他家祖上就一直有人做厨师或者中医,两者结合,历经几百年的积累,食谱上的菜肴种类不断添加删减,直到清末,这才成书。
为了避祸,李卫太爷爷带着家人跟随很多东山人一块闯关东,来到了东北的白山黑土之间,丰富的物种资源更是让他们的野菜食谱有了用武之地。
可惜,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参加抗日游击队,他太爷爷和几个儿子几乎全都命丧战场,只剩下断了一条胳膊的他爷爷回到了家里。
因为战争,使得家族的厨艺和中医传承差点断绝。特别是在厨艺方面,因为李卫的爷爷是一名在当地很有明望的中医。
建国后的岁月,风起云涌,李卫父亲根本没心思学习家族的传承,天天四处乱窜。好在,他给老爷子生了一个好孙子。
李卫从懂事起就开始背诵中医药典和家里的野菜食谱,连认字都是爷爷亲手指着那些大部头一个一个的交给他的。
因为书上大多都是繁体字,弄得他上学之后,语文成绩一直很差因为已经习惯了纳西额繁体字的写法,上学学的简体字,让他很不适应。一不小心,就错字满篇。
后来,随着年纪的长大,才慢慢改掉了这个毛病。
改革开放之后,老爷子看到希望,原本想要大干一场,把家族的荣光再次发扬光大的时候,身体却不行了。爷爷带着遗憾走了,但是刚上小学的李卫一直记得爷爷临走的时候的嘱托,他也一直想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和厨师。
可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不得不从梦中惊醒。贫穷让他不得不在初中业之后,选择离开老家的那个小山村,在母亲的眼泪和不舍中头也不回的来到关内。
刚到港城,他在饭店干过厨房小工,干过服务员,九五年大正公司港城分公司成立的时候,也就是王勇获得前世记忆的第二年,他辞掉了饭店的工作,加入大正。
一开始就是跟着几个大正的老人和技术员跑乡下,去向农民推销。推销什么?鸡苗!就是良种小鸡!大正公司一开始实行的就是还不成熟的公司加农户模式,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鸡苗饲料,农民代养,养大后公司回收。
只是由于很多方面的不正规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最初的那段时期,有人赔了个倾家荡产,有人却赚了个盆满钵满。
直到认识了王勇,在他的点拨下,并且深入的了解了农场和良种繁育中心那边的公司加农户模式之后,他才一飞冲天,因为业绩突出,被老总直接提拨作为管理基地的经理。
后来没过多久,就当上了生产部这个公司最大部门的经理。可以说,立刻就成了人生赢家,当上高富帅,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哥,这就是王家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