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单中,墨索里尼阐明观点道,在意大利未来对法国拟定的停战条件上,必须让法国交出包括南部领土,科西嘉,突尼斯,已经法属索马尼在内的土地,让给意大利王国。
而莱因哈特的回复也很客气:“打下来的都归你,没打下来的领袖自己去和法国人谈,相信他们也不敢拒绝。”
在莱因哈特的回复中,这位德国元首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建议墨索里尼先按照意大利的战略打一仗,等把法国打痛了,看法国人拿什么拒绝意大利的要求。
而墨索里尼一想,觉得莱因哈特的话也在理,于是就气势汹汹的准备先痛揍法国人一顿再说。
尽管法国此时已经被德国基本击溃,但“谨慎”的墨索里尼还是投入了整整32个师的重兵,从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多线进攻。
不过,还不等意大利的军队打出战绩,他们还没来得及召回的,或在海上航行的,或停靠在外国港口的船只,就被英国迅速扣押。也就是说,战争尚未打响,意大利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商船。
这种错误,放在其他国家是绝对不会犯的。偏偏就是意大利王国,犯了这么一个大错,搞得本国商船未能收到及时警报而被扣押,造成了及其严重的恶劣影响。
“看来意大利的那位领袖先生,终于还是忍不住动手了。”在得知意大利连动员都没有进行,商船也没有召回,便稀里糊涂的宣了战后,一向话多的莱因哈特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看着一脸坏笑的莱因哈特,他身旁的罗斯一脸不解的问道:“怎么?元首您认为意大利人不应该现在动手吗?”
虽然不晓军事,但罗斯也明白,意大利出动35个师的精锐武力,对付法国南部那点残兵败将,胜算理论上还是很大的。
或许意大利根本就不需要动员呢?
至于那些别扣押的商船,那位意大利领袖不是也已经解释过了吗。等胜利以后,投降的法国自然会让出一些商船来补偿意大利王国。
“意大利不止现在不应该动手,他们就永远都不应该动手。”莱因哈特笑着对罗斯点评道:“就算从我们联盟的角度来看,意大利动手也应该是在东非一带发起进攻,而不是来法国和我们抢夺胜利果实。既然他们既不愿意与德国商量长期战略,又不愿意听从我们的建议,那就等着出丑吧!”
虽然莱因哈特在信中建议墨索里尼把法国痛揍一顿,好让法国听话投降。可实际上,他等的却是法国把意大利好好修理一遍,好让这个不太好的自负盟友,学到一点教训。也让他们知道,德国的胜利不是捡来的,也是硬生生打出来的,以后再想和德国谈条件,他们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等着看吧,法国只需要再往阿尔卑斯山那边加调3个师,意大利人就该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了。”莱因哈特毫不怀疑的预测道。
当然,事实上,法国也确实加调了一个军前去应付意大利的投降。领军的,正是法国新晋名将——贝朗特中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