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所有仆人便陆续来跟杨涵瑶汇报了他们想了一晚上的结果。杨福与杨大忠一家愿意留下来,誓死追随杨家。
其他几家人则表示以后还是想回老家去,杨涵瑶也没勉强。这结果本也在意料之中。原本以为大家都会走呢,毕竟这时代“故土难离”的观念是很深得。
现在杨福与杨大忠一家愿意留下来已是意外之喜了。毕竟杨大姑娘其实也有懒惰的一面,不喜欢多事。
现在有两家人表示愿意留着不走了,那许多事就简便了很多。刘云也按照杨涵瑶的要求给杨涵瑶找了不少的人来,不过考虑到宿州事情的真相,杨涵瑶只是选择了雇佣他们。
至于荒地,那也很好解决。其实连着杨涵瑶之前买的那块荒地一直到过了夏城桥那一带都是无主之地。
那一带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都是比较荒芜得。沿着夏城桥那条路走下去,就是通往湖塘镇的路。
方左卿听闻杨涵瑶又要买荒地,把杨涵瑶寻了去问明原由后,心里也是很高兴。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还有什么比得上教书育人更为神圣?杨涵瑶买荒地要办学校那当然是好事了。
至于那技工学院,方左卿则自动忽略了。最多是觉得杨涵瑶这人还真有先古圣贤之风,这是善举,做了一番褒奖后,又问杨涵瑶这回要买多少荒地?
其实现在只要是杨涵瑶的事儿,只要她开口,常州地面的官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毕竟官家的密旨他们可都收到了。官家可是让他们配合杨涵瑶行方便之事。更别提杨涵瑶又会做人,做得又是能为地方上增加好处的事儿了,那对地方官来说可也是政绩呢!
杨涵瑶想了想,颇为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地表示有多少就要多少……
方左卿吓了一大跳,你不是办学校和耕种新物种么?你有这么多新物种?又想到杨涵瑶那神鬼莫测的师傅,他沉思了半晌,觉得这事还是先和知州大人通个气比较好。
不过就算如此,他还是做主又划了两千亩荒地给杨涵瑶。就是连着杨涵瑶之前那块地得。
这下可好了,杨涵瑶瞬间就觉得自己是个大地主了。这些荒地一直覆盖到了夏城桥的南面,直通湖塘了。而东面的话,已经到了后世雕庄的范围内了。
随后在刘云的帮助下,杨涵瑶把那些宿州跑来的人都安排到了荒地上,趁着这段时间天还不算冷,大家得把住的房子给盖起来。
好在有了水泥这玩意,可以使得建筑的工期缩短不少。就是可忙坏了商会的一干人等了。
按照商会计划,只有杨涵瑶列举到计划书内的东西才能算是商会共同产出。而这水泥,游家早在经营了。
不过游学富因着是副会长,而且以游家一家的力量显然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所以他主动把水泥和瓷砖给让了出来。
最近因着朝廷也派人下来采购,而王安石又在挖运河,杨涵瑶这边再这么一来,各种问题也就来了。
锻造水泥的炉子好解决,紧急加盖就是。问题这人可就有些麻烦了,因着常州商会的成立,常州工业园区的开建以及政府工程挖运河,常州的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
商会工程队的人现在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双手脚才好,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累得像狗。
而那些后面弄原料的人也是同样的感觉,尽管已分成了三班倒,可市场的需求仍然非常大。
现在的常州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吸金库,朝着四周辐射出去,不少的商贾都赶来与常州商会洽谈代理加盟事宜,喜得一群股东天天都眉开眼笑得。
可劳动力的短缺也使得大家很是忧心。许多生意因着生产力不足不得不暂且压下。
如果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已让众人很烦恼的话,那技术型人才的短缺恐怕就如同一把刀一样悬在众人头上,让众人日日夜夜都感到特别烦心,没几天,好多人嘴上都起泡了。
对于商人来说最难过的事情就莫过眼睁睁地看着钱从自己手上溜走了。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不得不坐在一起再次开会。最后一致决定,既然常州劳动力短缺了,咱们就上外地招人去吧。
至于常州城里现在是连个流浪汉都看不见了。哪怕是小孩,老人也一并给常州商会弄了去,做点力所能及之事总可以吧?
比如淘下石英石,帮着看看火候啥得……总之常州商会做出这姿态就是要告诉世人一句话:我们这缺人,很缺人。只要你勤快老实,我们都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