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亦臣闻杨涵瑶也曾包大人曾言名分之别,君父固然怜惜杨涵瑶自幼失怙,可这礼法却不可乱,还望官家三思。”
“还望官家三思!”众臣也忙纷纷执着笏板劝解道。
开什么玩笑,就算在这里的忠直大臣很多,可在这个男人为上的时代,特别杨涵瑶要获得的荣誉又是属于文臣得,他们怎么能答应?
不管是出于私心也好,还是真得是恪守礼法也好,总之一句话,皇帝你想这样破格封赐一个人,那就是不行!
杨涵瑶也暗暗叫苦。虽然知道皇帝特别欣赏自己也觉得有些得瑟。可这也不代表着她想成为靶子,被群臣们群殴啊!
出头椽子先烂的道理她还是懂得!杨涵瑶再怎么不知好歹也知道一旦跟文人集团对上了,那绝对是遗臭万年的下场。
要知道掌握舆论的可都是这群人吶!她可不想成为被群殴对象,又看赵祯十分犹疑的样子,刚想说,得了,咱自己退吧,给皇帝也找个台阶下,自己也弄个台阶顺着爬下来,这样大家都好看。
哪知未来的皇帝老爷英宗大人却出列说道:“父皇,儿臣有一提议不知行否?”
“哦?”赵祯本来在挣扎,他对杨涵瑶的好感毋庸置疑。可这好感还没到了赵祯为了杨涵瑶跟整个文官集团做对的地步。
只是就这样退让了,显得自己又很没面子,正不知道怎么好呢,这时听到赵曙站出来,自然欣喜,手一摆,说道:“但说无妨。”
说完还一脸期待地望着自己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希望他能说出什么来,好让自己有台阶下。
赵曙想了想,然后躬身说道:“鱼袋本用以区分官员职务之物,到了本朝更已成了一种荣誉,非六品以上官员不得佩戴。而杨涵瑶即使获封县主,却仍不在官员之列,故而若配以金鱼袋此乃与礼法不合。”
“可杨涵瑶之功,利在千秋,红薯,土豆一出,可解万民之饥苦,若只许以县主并不能表彰其功,而鱼袋又非女子可佩,那何不独辟蹊径,革故鼎新,以此为例,但凡女子对国有功者,可佩花袋?”
赵祯眼前一亮,两位宰相也顿觉这个主意不错。毕竟那啥,杨涵瑶的功劳在那嘛!仅仅只是一个封号的确还真不大够看得,而要让她佩鱼袋这显然又不合适,可赵曙这番话就很对大臣们的口味了。
赵祯想了下,便夸赞道:“皇儿言之有理,好!”顿了下又看了下诸位大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大臣们还有什么想法?只要不给杨涵瑶佩个金鱼袋,不侵犯他们文臣的利益自然是好得。
毕竟还得君父一个台阶下不是?没道理拍了君父一巴掌,这会儿还想接着拍下去吧?宋朝的大臣可不是后世大明的那些臣子,以反抗君父为乐。
纷纷称赞了下赵曙的聪慧,又拍了几句皇帝的马屁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赵祯这才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可一想到鱼袋的事是解决了?那佩剑呢?他看了看群臣,心里叹息了一声,“看来佩剑之事是无法解决了!罢了,再赐杨涵瑶父亲一个进士出身以作补偿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