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裕这个家里的春节十分热闹,近亲也就不提了,那自然是比以前更是热切。可一些远亲,这回居然也都上门了,纷纷带着礼物上门,其热情程度都快把徐裕一家子给吓坏了。
最担惊受怕地莫过于徐裕本人了。因为这些亲戚上门,酒过三旬后,就把话头引到了他的婚事上。明着暗着地打探着徐裕父母的口风,纷纷想把自己的闺女推销给他。
其实这也是正常得。徐裕因着写了“今日常州”系列文,以极快的速度一下子窜了起来,成了大宋家喻户晓的人物。
全大宋都知道了,那就更别提在这常州这人的知名度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就跟记者这行业,当年在中国社会产生时,那也是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得。
现在杨涵瑶的出现,把这行业提前了N多年塑造出来,在这文风鼎盛的大宋,其造成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徐裕又颇具天赋,只经杨涵瑶稍稍点播,加上自己一番琢磨后,就迅速掌握到了写时事要闻的技巧。
他的文,文风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用得都是最平凡,最贴近老百姓心灵的语言,且又是用白话文来写,这样若还抓不住老百姓的眼球,那才怪了呢!
这样一个新鲜出炉的香饽饽,又未成婚,也没订亲,相貌虽不说玉树临风吧,却也是五官端正,一副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模样。
在这重重光环的笼罩下,若没些个人上门打探他的亲事,那徐裕可就真是悲催人了!
就连他那些亲戚都很意外。因为徐裕在读书上没显示出什么过人的天分,不仅没有,反而还显得有些愚钝。
比如在这常州,十几岁过府试成为秀才的人那是比比皆是。可他倒好,府试那是过一次趴一次,进身之阶的第一个台阶都跨不过去,自然也就没人看好他。
虽说徐裕家里有点小资产,算是中产阶级,可常州地处江南,在南唐时期又是作为南唐首都的陪都,经济十分发达,像他家这样的,那是多了去了!谁会真正放在眼里啊?!
毕竟这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你连秀才都考不上,以后最多也是接老头子的班,弄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没多大出息了。
至于认识几个,读过几本书?呵呵,在常州这可算不得什么本事。特别是常州商会成立以来,这商会干活的伙计都被要求认字了,可遇见的是,像徐裕这样没功名,认点字的家伙,将来若要有个什么风云变幻得,恐怕连路边写字的活计都没啦!
综合下来,这徐裕怎么看都是劣质股来着,没啥潜力。人可都是很现实得,古人也不是啥傻蛋,没潜力的一支死股投资了做啥?虽说是家闺女,可女婿也是半子嘛!没潜力可不行!
现在有趣了,徐裕生发了!而且这一生发就了不得了!直接给冠上了民间御使的名头,这身份地位那噌噌地直往上涨,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眼里的女婿最佳人选,姑娘们心里的最佳夫婿。
说是世事无常,还真是无常啊!左右也才个把月的光景,这劣质股就成优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