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觉点了点头,仇战的分析远比他的部下更为精辟。他也一直在关注着战斗中敌我双方从战术和战斗员素质上的差距和得失。
“我认为真正的战斗应该放在巷战之中,这样我们在对等的情况之下还有战术上的优势。”仇战看着地图继续分析道:“因为防线过长,眼前第10军的部队全部布置在前沿,两支部队的预备部队只有我楚江王,还要负责湘江一线的安全。
如果我们与鬼子决战于外围阵地,那么在后期巷战中我们必然会吃大亏。我建议可以逐步放弃前沿阵地,向城内方向收缩。
眼前看似我们的防御阵地能抗得住鬼子的进攻,但以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最后被鬼子牵制于外围阵地消耗殆尽,无力再完成后继作战任务。
另外,外围阵地是有优势,但远比街巷作战的条件要差。我们也不能让这两个多月的巷战训练白费了吧。”
“你的意思是要放弃外围阵地?与鬼子决战于衡阳城内?”方先觉看着仇战问道。他的心里一直没有停止过计算,在猜出仇战的设想之时,也在推算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张家山、停兵山等地的核心阵地面积狭窄,不利于集结重兵防御,也便于鬼子的炮火锁定。而且也不利于部队机动,易于被日军分割。”仇战没有正面回答继续按原定的思路进行解释:“这些地形可利用,但不宜长时间坚守。
我们两万多人于衡阳城内运动作战,远比固守外围阵地更为便利,更易发挥出我军优势。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布置,主力还是控制于城内阵地之中。”
“城内工事我军准备不足,第10军的巷战训练也不足……”方先觉否定地摇了摇头说道。他的计算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他所提的两个问题都是仇战建议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战斗节奏在我们手中。”仇战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利用外围阵地歼灭他近万日军,逼他们停止对衡阳的进攻。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利用两军官兵和支战百姓加紧构建工事。
很多民房可以拆除,建筑材料也就有了。在中后期我们就可以把主战场放在衡阳城内了。至于部队的训练,我们还有时间。在战斗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训练嘛。这效果远比平时训练要高得多。”
“还是说说你的详尽计划吧。”方先觉点了点头笑道。
“我们可以按鬼子总攻衡阳的次数把衡阳城攻防战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放在外围打,但不能投入过多的兵力。
第二阶段前期放在外围打,后期逐步移到外围巷区。第三阶段就完全放在衡阳城墙和城内打。然后逐步向城中心收缩……这样我们打两个月三个月都有可能。能完成三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此战关键在逐次放弃阵地上做文章,在改变官兵固定阵地作战的作战思维……”仇战指着地图开始向方先觉解释他的作战思路。
就在俩人商量作战计划时,日军再一次开始发起冲锋,很快就在两个阵地的结合部站稳了脚跟。虽然被国民军压制阻击在谷地之中,但却分散了主阵地上的火力。
此时鬼子全线推进,很快就攻到了阵地前的峭壁之下。借助云梯进行登坡作战。这一次预10师不再是使用单个的手榴弹,而是集束而成的手榴弹。
只要把集束手榴弹从坡上滚下去,就不知道炸死炸伤多少鬼子。对于鬼子来说他们的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至少能推进到坡壁之下。但对于预10师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杀鬼子机会。这炸就是一片!
然而守军也要面临一个问题。增援部队和弹药补给进入阵地的难度也大增。在鬼子撤退之后又开始炮击。
暴露出来的火力点成了他们重点拔除的目标,防线开始动摇。虽然还能坚守,但坚守的时间就出现了问题。
正如仇战所说,要保存实力就要改变固定阵地防御战的老思维。在给鬼子重创之后,做到有序有计划地放弃阵地,保存实力为后期作战做好准备。
炮击之后。国民军也伤亡了几十人,阵地上只有六十多人。他们快速地修缮工事准备战斗。在国民军居高临下扔手榴弹之时,鬼子的狙击手也在锁定着他们。伤亡永远是双方的,更何况还有鬼子疯狂的炮击。
鬼子接着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第三次进攻……守军越打越少。援军冒着鬼子的枪林弹雨携带弹药强行增援。伤亡进一步扩大,很快就演变到了一比三到一比四的样子。再发展下去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到一比二,甚至一比一。到这个时候方先觉不放弃也不行了。
仇战与方先觉在外围激战的情况之下达成了一致。张家山外围阵地坚守三天之后放弃,在放弃时打鬼子一个伏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