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最新章节!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上海的战事也是如此。
在明清双方你来我往的攻击之下,面对着宏武军依托水网港汊修建的工事,清军每一次进攻都是以丢下数目不等的尸首、伤兵而宣告结束。
既然不能野战歼灭宏武军,那么清军便转化了思路。你宏武军会修碉堡筑炮台挖长壕,我大清兵马就不会?你宏武军依靠河湖港汊交通往来运输便利,我们便没有船只?你宏武军会在河流上修建木栅栏架设炮火来控制河面,我大清兵马便不会在河流转弯水流缓慢处狭窄处修建木栅栏,在木栅栏后面填充砂石木料,将它们修成木城,木城上架设火炮用来封锁河道?
一时间,双方的战事展开便是从长枪大戟火炮对轰的野战大军对决,便成了依托堡垒对抗堡垒,以堡垒为核心,展开争夺与守卫的斗争。反正博洛手下有的是投降的绿旗兵兵马,不用发愁没有炮灰可供挥霍。打光一营再上一营便是,顶多花些银子,把积欠的军饷给带兵官补齐就是。
自从多铎领着千余正白旗满洲兵马一路南下,沿途望风而降的明军官兵以数十万计,为了指挥便利,由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颁布旨意,明确了这些新附军的旗号、编制、粮饷制度。
本来,多尔衮打算将老爹努尔哈赤的愿望达成,以这些新附军为基础,再以自己兄弟的兵马为骨干,重新弄出一个黑旗或者别的颜色,凑足五色十旗。但是,却遭到了各旗汉军将领王公们的强烈反对。就连平西王吴三桂也表示了强烈不满。
原因嘛,也是很简单。
汉军各旗都是以关外归附的汉人和入关劫掠的汉人为基础组建的,他们有了旗人这个标榜着自己资历身份的标签之后,自然不愿意让这个标签褪色贬值。嗯,好比说同样是汉那个奸,一个说老子是59年从山南出来的。另一个鄙视道老子是53年从朝鲜回到民国的。这两个人自然要鄙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建国四十年之后投奔到灯塔的那些人。典型的公交车心态,上了车的人,自然要冲着车下面的人叫骂,挤什么挤,等着!
于是,这些新附军便只能打起了绿色军旗,暂时称为绿旗兵。地位嘛,比平西王吴三桂的兵马还要低一些,谁让他们是进关之后才归顺的?
旗号是绿色,编制也改了。原先明军的编制就一个字,乱!营伍混杂。一会是卫所制度,一会是营兵制度。一会又是卫所和营兵制度混用,卫所给营兵提供兵员和粮草。嘉靖年间开始是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后面戚继光改为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旗,三旗为局,四局为司,二司为部,三部为营。
多尔衮将归降的兵马按照镇、协、营、汛四级编制起来,以营为基本单位。每一营大体有五百到六百人,马队和炮队营不同。大体官职设立镇为总兵,协为副将。营为守备。当然,这对于那些投降将领来说不算是什么事,按照人头和兵器马匹实力嘛!大不了咱们抓壮丁拉人头就是了,乱世年间,想吃军粮的人大把大把的。
这就要谈一下粮饷制度了。不得不说,清军入关之后,那些之前一触即溃的前明军之所以一夜之间变得如狼似虎,并不是剃了头有战斗力加成,他们更没有三查三整和诉苦运动的助力,而是较为充足的粮饷供应。
御制饷章规定,各镇马兵月给饷银2两,步兵15两,守兵1两。马、步、战、守各军每名月支饷米5斗。后来改为淮河以南月给米5斗,淮河以北月给米3斗面2斗。然后每马一匹,冬春两季月支豆九斗,草三十束(每束42kg)给盐巴若干。
博洛手中有南下渡江之后在江南各地劫掠而来的银子,自然不会担心军饷不足。不过,对他手下的这些绿旗兵,他还是留了一手,基本上扣两个月的军饷在手,只有你上阵作战打得凶猛顽强的,本王才照数发给,然后还有补充兵丁保留编制的好事。不然,你就等着你这一营人马打完了之后领取欠饷回家啃老米饭吧!
随着工事的日趋完备,双方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炮战和排枪对射上,经常出现双方隔着河流用枪炮猛烈交火的情况。但是,这种消耗战,恰恰中了李华梅、李华宝姐弟的下怀。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物资。如今,背靠着大海,面前又是河流密布的水网地带,清军兵马再多也施展不开。渐渐的,清军的物资,特别是火药炮弹等作战物资补给匮乏,不论进攻还是防御,炮火渐渐出现颓势。敌我对比的天平渐渐的往宏武军一侧倾斜。但是,压倒天平的那根稻草,却是一个小姑娘。她就是前文提到的柳德米拉,汉名柳德妮的便是。
拿着李华樱的信和船票,柳德米拉乘坐飞剪船来到了上海,因为有李华樱的推荐信,所以傲蕾一兰亲自迎接了这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当然,以傲蕾一兰的身份,其实就算是有李华樱的推荐,也不必亲自去迎接。但是,谁让傲蕾一兰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呢?听说李华樱送来了一个能超越养由基的神射手,还是个异邦妹子,顿时就让傲蕾一兰的小好奇心蠢蠢欲动,内心之中颇为有点得意,让你们总是说老娘是蛮夷婆子嫁给了一个粗鲁武夫,如今又来了一个有本事的蛮夷婆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