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
第三个巡抚,辽东巡抚,授予了主管范家庄工厂的郑元。
辽东巡抚虽然确实是一个巡抚,无论是官方地位和俸禄都达到了巡抚水平,但辽东省现在实际上是一穷二白。鞑子被灭后,辽东省几乎是个无人区。辽东巡抚与其说是一个巡抚,倒不如说是一个开垦大队队长。
辽东巡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断从山东和天津引起移民开发新田。首先会回到辽东的,就是在山东省内从事开荒工作的六十多万辽民。
辽东土地辽阔,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河流也不少。李植发明了新式条播机,接下来还要配套各种新式农耕机械,有意把辽东省开发成一个可以惠及数省的大粮仓。
郑元以前在纺织工场管理几万名员工的衣食住行,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如今转而管理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大开荒,料想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上了手,估计他最终会胜任这项工作。
专事水利开发的靖一善也将被调往辽东省协助郑元。靖一善虽然最近因为滥用职权受到处罚,但总体上还是一个有力的水利工程师。有他的协助,郑元很快就能上手。
郑元听到李植的宣布,十分激动,双手都有些发抖。
虽然外界传他当巡抚已经传了好久,他自己也做好了当巡抚的心理准备,但如今真正接受任命,他还是很激动。这毕竟是一个巡抚,在大明朝这是响当当的地方大员,仅低于六部尚书。有了这巡抚官身,即使走到京城的朝堂上去和天子上奏说话,那都是字字句句落地有声。
而郑元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帮人烧火打杂的。
郑元走到正殿中央跪下,大声说道:“臣属谢过津国公!”
郑元是李植的亲舅舅,不过他一直很注意礼节,此时用上了跪礼,十分隆重。
李植的重臣,不是亲戚就是发小,这是因为李植在体系内十分看重资质——李植这个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李植的各种发明创造,李植的手下只要能保守秘密,老实做事,这个集团就能不断做大。因此这个集团内并不比拼谁有过人本领,自然而然,就以资历为重。
而一比资历,最初跟随李植搞肥皂、搞家丁队的就全是亲属和发小。
而且李植很幸运,他的家族中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能人,但普遍都比较有底线讲原则。这些亲属在岗位上锻炼过后,都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当然,在一些需要个人能力的领域,一些有能力的官僚也脱颖而出。比如新田开垦水利开发中特别需要管理才能,郑晖和靖一善等官僚就冒了尖。实际上郑晖只是李植的远房亲戚,加入李植体系也比较晚,但如今却凭本事做大了最显赫的山东巡抚。
靖一善虽然情商较低没有做大官,但也是一省水利局局长,还拿着李植专门拨划的“专家资金”,每月六十两。
因为李植这种人员配置方法,李植的团队忠诚度极高。这不但提高了李植团队执政的稳定和效率,也从根本上保证了米尼步枪等一大堆科技秘密的保护。
当然,在具体做事的基层岗位上,李植看重资历的同时,更看重个人品德。在基层岗位上,李植大量提拔接受过公德教育的中学毕业生,保证整个团队品德上的健康,确保体系的廉洁高效。
第四个巡抚职位,吉林巡抚,授给了李植的二叔李道。
不过这个巡抚职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东北三省的开发刚刚起步,辽东省的开发都不是一年、两年都完成的。想开发到更遥远更苦寒的吉林去,起码还要再等几年。所以这个吉林巡抚是不需要到实地去上任的,吉林当地只需要派驻一小支部队维持秩序就可以了。
李道虽然挂着巡抚的官职,但还是在范家庄管理军资军需的生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