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给了重庆这么多的反坦克炮,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大。这就有些让杨震怀疑,美国人对某些方面的施压只是表面上的。眼下整个战争态势,已经逐渐明朗,杨震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在舆论上搞出什么口舌来。
其实抗联的t三四坦克,与苏联自己制造的坦克在外表上是一样的。但是内在差别,还是相当大的。除了火炮、动力和外形没有改变之外,内部的行走机构以及稳定结构,都根据美制四坦克,针对t三四坦克的缺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火炮也加装了四坦克上的垂直稳定器,光学瞄准系统则采取的是德制四号坦克上使用的。也就是说抗联自己制造的t三四坦克,实际上t三四坦克的外表,内部实际上是美式坦克的标准。
不仅坦克操纵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幅度的减缓了t三四坦克,原来远离行驶震动过大,对乘员远距离行军造成的过度疲劳的毛病。火炮的射击精度,与苏制坦克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这种改进型坦克,四三年底才开始量产,到目前产量还不是很大。
不过虽说总产量目前只有三百多辆,但正好可以给留驻华北的坦克部队换装,替换下这些坦克部队之中美英系列的各种坦克。而且杨震也已经决定,等到中央决定让这些坦克部队返回东北的时候,也是撤人不撤装备。
为此,在部队回撤之前。杨震在与老总协商之后,决定由晋察冀军区选派人员,并抽调两个旅的建制部队,跟随留驻的坦克部队进行训练。等到抗联部队撤离的时候,就地接收这些装备。
至于各个步兵师在此次会战之中,因为伤亡出现的兵力缺口补充,中央已经答应由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共同解决。但很多事情上,在郭炳勋眼下远在东北的情况之下,还是需要杨震亲自处理。
不过在留驻华北的部队总负责人的人选上,杨震考虑良久后,还是没有将最适合人选的陈翰章给留下。而是选择了由陶净非担任司令员,黄玉清担任政治委员,统一负责指挥留驻华北境内的部队。
眼下留驻华北的部队,在华北各个根据地整编完毕之前,主要起到战场威慑作用。至少在四四年的下半年,华北战场大战的爆发性可能不大。留驻华北的部队,更多的是起到训练作用。所以杨震留下了陶净非和黄玉清两个人,负责指挥留驻华北的部队。
至于杜开山,给杨震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将杜开山留在华北。这个好惹是生非的家伙,还是调回东北战场比较好。将他留在华北,不见得会搞出什么事情来。在陈翰章下一步还有重要任务的情况之下,陶净非也就成为最佳的人选。
在安排完毕其余参战部队回撤的序列,以及回撤的路线,并安排由陈翰章统一指挥部队回撤东北工作后。杨震与老总乘坐飞机,直飞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甚至就连这个时代的北平城,都没有来得及抽出时间去看上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