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申公是卫绾的授业恩师……
那宦官又一连为刘德引荐了儒法黄老派的几位巨头。
然后,就来到了一个年纪四十多岁差不多五十岁,在一众巨头中显得格外年轻的男子生前。
刘德抬头看着他,挥挥手,制止了宦官的介绍,上前一步,揖首拜道:“敢问可是子都先生当面,学生刘德谨拜之!”
若论当今天下,那个文人,刘德最尊敬。
毫无疑问,除了胡毋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胡毋生字子都,刘德当面称为子都先生,并无不妥。
这男子微微愣了愣,不得已,与刘德对拜苦笑道:“臣不敢当殿下如此重礼!”
“当得起!”刘德再拜道:“先生筑馆麓台,授业传经,有教无类,小子素来敬重!”
当今天下,只有胡毋生这么一个巨头,公开的在麓台授课,来者不拒,甚至某些贫寒子弟,还能受到胡毋生的接济。
前世之时,刘德曾听人说,胡毋子都的麓台学苑,前后二十年,教育出了千石官员不计其数,两千大员数位,丞相一位,其余乡间官吏,数不胜数。
没有胡毋生二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和播种培养出来的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与官员,董仲舒、刘彻想玩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想都别想!
对于这样的人,再怎么敬重都不为过!
刘德于是再拜道:“我闻先生麓台著述,教授子弟,异常辛苦,我愿上奏皇父,请立麓台为国苑,一应支出与开销,俱由少府报销,使先生能广招师长,大开山门,收录天下有志之人,无论贫贱富贵,有教无类!”
胡毋生闻言,瞳孔陡然放大。
这是日思夜想,做梦都想要获得的东西啊。
当年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孔子能教育这么多弟子,除了学生们奉献的学费外,要是没有他的先师子夏、子贡,颜回等弟子在一边帮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也曾想过,留几位学业完成的弟子在门下帮他教授学生。
但没钱啊!
他门下又没有一个子贡那样的有钱弟子,学不了孔子当年的手段……
他连弟子们练字和读书所必须的笔墨有时候都负担不起!
就更别说给那些有成的弟子开工资了。
为此,他不知道发愁过多少次了!
如今刘德一见面,就抛出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怎能让他不激动不高兴。
于是,胡毋生也顾不得什么保持形象了,立刻就跪下来拜谢道:“老臣为天下士子与贫寒子弟拜谢殿下厚恩!”
“先生不必多谢,这是应该的!”刘德笑着道。
支持胡毋生,对刘德来说,可谓一箭三雕。
首先,胡毋生能安心做教育事业,在这个时代,每多一个读书人,汉室的国力就增强了一分,而这是刘德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读书人多了,特别是贫寒子弟多了,刘德的考举规模才能不断扩大,否则天下总共就几万十几万读书人,还玩个屁的考举啊,改成科举算了!
其次,胡毋生的麓台学苑获得国家扶持,财政支持,说不定就能让一代恶人公孙弘摇身一变,成了麓台学苑第二任山长……
再者,就是刺激诸子百家了。
黄老学与法家,什么都好,就是他们只教育贵族和大地主子弟,这一点很不好!
必须引入竞争,让这些家伙乖乖的去从事教育事业。(未完待续。。)
s:还有3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