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隆也不是那种绝情无义之人,但现在情况紧急,他不得不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蜀军骑兵来势很快,如果不能尽快地毁掉浮桥,蜀军骑兵顺着浮桥杀过来,那绝对是势不可挡的。
马隆下令会水的士兵跳下去尽可能地把落水的晋兵救上来,可惜晋军之中全是北方兵,会水的很少,磐河上水流又很急,大部分落水的晋兵都被急流所卷走了。
几座浮桥很快被火烧毁了,刚刚冲上浮桥的蜀军骑兵不得不退了下去,马隆也不敢再耽搁,引着撤下来的残兵望清河而走。
这一役晋军可谓是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偏厢车都被蜀军给摧毁了,三万人马折损超过半数,如果不是那几座浮桥的存在,马隆能不能逃脱都是一个问题。
罗宪下令一方面打扫战场,一方面在磐河上重新架设浮桥,准备渡河追击,乘胜而进,拿下清河平原二郡。
马隆原本依仗着偏厢车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决心在清河平原一带与蜀军进行一番较量,但界桥一战,转瞬之间就把马隆的信心打没了,虽然马隆麾下还有五万多的军队,但如何抵御蜀军骑兵的进攻,马隆心中着实没底。
论野战,清河平原一带地势平坦,正是骑兵作战的理想舞台,马隆的军队在蜀军骑兵的面前,根本无法匹敌,别说是兵力上处于劣势,就算再多个几倍的人马,纯粹是白给。如果据城坚守的话,蜀军火器营的威力,马隆已经是亲眼目睹了,凭着清河平原两座郡城的城防,根本就无法抵挡。
逃回到清河的马隆思虑再三,决定放弃清河平原二郡,向青州方向撤退。首先,青州有黄河之险,马隆有信心凭借着黄河来挡住蜀军的铁蹄。其次,马隆他本身就是青州刺史,虽然借调到冀州作战,但朝廷也并没有免去他青州刺史的职务,返回青州,那完全是他的本职。
清河平原无论如何是守不下去了,如果一昧死守的话,结果只能是丢城失地,把五万多的军队全部葬送在这儿,要知道此番马隆由青入冀,可是带着十万青州兵的,如果把这些青州子弟兵全部葬送在冀州,他也无法向青州父老交待。
所以,拿定主意的马隆几乎是连夜出逃,他很清楚蜀军骑兵的恐怖,一道小小的磐河根本就不可能阻挡蜀军多长的时间,一旦被蜀军突破而来,蜀军骑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横扫整个清河平原。
既然要走,那就绝不能拖泥带水,马隆下令晋军拥掉一切的军需辎重,轻装而行,连夜从清河逃向了平原。
到达平原之后,更是马不停蹄,昼行夜奔,向着黄河渡口赶去。到达黄河渡口之后,马隆下令征调所有官船民船,没日没夜地抢渡黄河,将晋军一批一批地运送到黄河南岸去。
正是凭借着马隆的果决坚定雷厉风行,晋军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渡黄河的任务,当蜀军骑兵向着黄河大堤呼啸而来的时候,晋军士兵所乘从的最后一艘渡船堪堪地刚刚离开渡口,甚至蜀军弓骑兵射出的箭都能射到渡船上,还射死了好几名晋兵,但一切为时已晚,晋军大军已经是乘风破浪扬帆而去,罗宪在黄河北岸也只能是望河兴叹。(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