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最新章节!
事实证明,这一次,李儒却是料错了。
安邑没有被郭汜的大军攻破,作为前锋人马的张绣,此刻正钝兵于城下。
而郭汜领着剩下的一半人马,则才刚刚接近安邑境内。
奔袭安邑的计划,显然已经出现了变故。
个中缘故,诸将心知肚明,却没有人敢当面说出来。
原因是,身为主将的郭汜,临时分兵,改变了计划。
若是按照李儒原本的设想,以军中一贯骁勇的张绣为前锋,郭汜率领大军继上,避开其他城邑,直驱心腹,不出三日,安邑必然告破。
可是跟进的郭汜大军在进入河东境内之后,速度开始倒是不慢,只是却也出现了沿途袭扰乡聚的现象。
河东南境,士民富庶。剽掠过乡聚的西凉兵个个赚的盆满钵满,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而那些没有机会参与剽掠的将士,不患寡而患不均,眼见军中的同袍得了重利,也眼馋的很,转而不愿意一味埋头赶路了。
郭汜见状,他既不愿重惩那些遵循传统,剽掠乡聚的西凉军将士,只好改而满足其他西凉军将士们的一众要求。
不过郭汜毕竟也是久经战阵之人,知道此时深入敌境,若是放纵西凉兵将士肆意剽掠,无疑是自寻死路。
因此他派出使者,大张旗鼓,凭借朝廷的诏令还有沿途大军的威迫,传檄解县、猗氏等城邑,命令各城邑长吏速速归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结果,郭汜被狠狠地打脸了。他自忖必降的解县、猗氏等城邑无不抗拒投降,坚壁清野以抵御自己的大军。
其中的解县令郑多,更是顽固狡诈。花言巧语装作愿意归降,将前去传檄招降的使者还有一大队用以炫耀武功的骑兵诓入城中之后,原形毕露,直接斩杀了入城的使者还有骑兵,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城楼之上,以示率领解县士民坚决抵御入侵的西凉军之意。
遭受了此等奇耻大辱的郭汜顿时暴跳如雷,麾下的诸将更是迎合上意,踊跃请战。于是郭汜将自己的大军分为两部,一部继续奔袭安邑,与担任前锋的张绣人马会合于城下,另外一部兵马则由自己亲自率领,转道东南,横扫解县等城邑。
面对郭汜的大军来袭,解县令郑多坚决据城抵抗,奈何兵力微弱,尽管郑多率领着士民在城头奋起抵御,可在苦战竟日之后,解县还是被前仆后继、如狼似虎的西凉兵攻破了。
郭汜获胜之后,得意洋洋,下令将擒获的解县令郑多押到自己的面前,肆意羞辱了一番之后,又放纵力战破城的西凉军将士肆意剽掠城邑。
于是,沦陷了的河东城邑、乡聚无不遭受了大厄。
而攻破解县的郭汜大军,则愈战愈勇,又连下瑕城、臼城等地,借着大胜之威,迫降了猗氏,大军可谓是所向披靡,一路势如破竹。
因此,当李儒派遣飞骑向郭汜禀报后军已经设计击破河东舟师、正率军前往安邑与郭汜主力会合时,也收到了郭汜大军传来的捷报:
主力大军在河东境内一路攻城略地,已经连下解县、瑕城、臼城、猗氏等城,郭汜也正领着得胜的大军,耀武扬威地往安邑赶去。
可是,收到此等捷报的李儒却不喜反忧,他抓着军中文书,捶胸顿足,恼怒不已地说道:
“昔时乐毅下齐七十二城,未下即墨,则田单复国。夫差于夫椒大败越军,不取会稽,则勾践吞吴。何哉?即墨、会稽,皆是齐、越腹心之城,不趁势取之,宛如养虎为患。”
“今日河东之战,亦是如此。阎艳曝军于外,将校吏士家眷皆在于安邑一城,若得安邑,则阎艳之军瓦解,河东各城皆可传檄而定,此昔时韩信定魏之良策也。”
“后将军却不识本末,不取安邑而取解县,一路攻城略地,剽掠乡聚,未伤敌之根本要害,得城虽多,抑有何益?安邑若固,大军深入敌境,必然进退不得,俟时阎艳回师来救,放眼河东之境,士民妇孺皆为仇寇,我等置身其中,稍有败绩,皆为阶下之囚,只怕匹马也难以西渡大河了!”
张济拖着虚弱的病躯,骑马行军,他听到了李儒的懊恼之辞,脸色微微一变,却没有说什么,而是指着前方的官道开口说道:
“李侍中还是多虑了,安邑虽然未下,但必然也陷入到我大军围攻之中。待到后将军大军赶至,加上我等的后续兵马,必然能够趁胜攻取,河东此战,胜算依旧居于我等一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