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山听说白蒹葭要捐出田地的时候,开始还有些惊讶,他自然知道庄稼人是视田地如命的,不过转念一想,也知道白蒹葭这捐出天地虽然是不得已,但是也是最好的法子了。
她虽然可以雇佣长工,但是雇佣长工这中间的弯弯道道,传出去还不知道什么样呢,而且谁又知道那长工肯不肯尽心尽力的为她做活儿,如果勤奋倒也罢了,只怕吃着她的米饭,偷懒一二,加上赋税,庄稼不好,再加上一些天灾人祸,收入说不准还不如一石米呢。
张老爷子便允了白蒹葭,自然知道不可能供养他一辈子,只许诺供养十五年,同时也答应白蒹葭,等孩子大些,便为白蒹葭去申贞节牌坊。
大昭虽然并没有强制号召守节,女子再嫁也是寻常之事,并不强迫守节殉节。
这贞节牌坊还要说道昭武帝时,有一大臣年幼丧父,乃是母亲含辛茹苦的养大,那臣子极得昭武帝信赖,便为自家母亲求诰命,昭武帝赞那臣子母亲坚贞贤淑,极有气节,亲写了贞节两个字,又新下了命令,如有女子能独立养大幼子,儿子若是品行良好,便可请为节妇烈女,每年可以领取一些银钱米粮。
这虽不强迫,但是如果真有节妇烈女,贞节牌坊,传出去对村中女儿的婚事,都是一件好事。
只是这村中人,哪里轮得到你守节,就算媳妇愿意守,但是失了丈夫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日子大多艰难,更何况往往上头还有恨那媳妇克夫的公婆,日子稍微难过些,也有公婆为了几个银钱将媳妇发卖的,媳妇又哪里敢拒绝。
眼看白蒹葭愿意守,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但是想到张召金,张老爷子还是答应了白蒹葭捐田的事情,反正这事说起来他总是不亏的,白蒹葭虽然吃亏些,但是这种情况下,她也是没得选择了。
张秋山将事情说了出来,自然不说白蒹葭守节的问题,忽然桌子上有一人道;“那个召金家的如果改嫁了,我们还要供养她不成?莫不是把我们张家当成了免费的粮仓了?”
张秋山看了说话的人一眼,认得是个张召才关系不错的后生,家里三个兄弟,他排老三,老大老二都很能干,只有他游手好闲的,本名叫做张友,村里的人倒是叫他做油娃子,让他母亲很不高兴,很是闹了几场,说娃子还小,怎么能这么说,实际上过了年就十八了,其他的娃子在她这个年岁,早就成亲下田了,只怕这次来,一来是想吃白食,二来是想探些消息吧。
张秋山眉头几不可见的微微一折,扫了一眼张友旁边,只见除了张友,还有桩子、柱子等人,都是和张召才关系不错的后生,一脸如果回答不满意就会掀桌子的表情,温声道;“如果改嫁,自然不供了。”
张友哼了一声,心里盘算着要回去告诉张召才,他身边的桩子拉了他一把,才坐了下去。
既然说得清楚,众人便也不在纠结,张秋山轻轻拍了拍手,道;“既然没有问题,就这么定了。”
他和张大栓分作两桌,是各自桌子上身份最高的人,两人对视一眼,各自拿起筷子夹了一筷菜,然后丢到桌旁。
他们二人做了动作之后,剩下几人都依样画葫芦先将饭菜丢到桌角底,这是请祖先先吃的礼仪,然后才吃起饭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