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摇了摇头,“陛下,怀瑾从常州日夜兼程,回到金陵就入宫求见陛下,又怎么可能见到父亲呢。”说着,她取出端木奕的密函,双手呈上;“请陛下过目。”
端木隆拿过奏书,看完内容,目光重新落在她的脸上,不怒自威,声音里带着一团化不开的寒气;“他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你,你离开金陵多久了?”
怀瑾想了想,如实回答;“怀瑾随殿下出征到常州,算起来有三个月了。”
端木隆的眼里有了怒气,她又低声补充道;“陛下放心,怀瑾只是乔装成百姓一路到常州,从未去过军营,也没被人发现,不会影响殿下声誉的。”
端木隆冷笑;“你还挺会为他想,朕问你,你不呆在京城,跟着他去常州做什么?”
怀瑾沉默不语,端木隆追问;“难不成你还喜欢他?”
怀瑾眼中露出黄空之色,垂眸,支支吾吾地说;“怀瑾不敢……”
“喜欢就是喜欢,你身为郡主,身份也和他相配,什么敢不敢的。”端木隆冷冷的说,目光愈发凌厉。
怀瑾双肩颤了颤,向后退了一步,端木隆见她这样害怕,挥手道;“你下去吧。”
怀瑾如蒙大赦,行礼告退。
端木隆目送她离开后,将手中的奏折丢入火盆,用火折子点燃,让这个秘密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绾绾,你女儿的眼光和你当年一样差,竟喜欢上了朕的儿子,和你当年一样傻。
两天后,十万魏军抵达金陵城下,最开始,端木隆派展穆出城应敌,结果被魏军大败。展穆率残部退回城中,从此金陵城门紧闭,十万魏军将金陵团团围住。各地的勤王之师尚未赶到,京城有十万万守军,却并非精锐,展穆的战败使全军士气低落,回城后立即被革职。可后党占据了上风,端木隆再没派军出城迎敌,只下令关闭城门,只守不攻,等待勤王之师赶来,再出兵一起夹击魏军。
而魏军士气大盛,攻城越发猛烈,勤王之师何时赶来还是未知,元晟在魏军占据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与楚国签订城下之盟,并指明让端木奕出使魏营。所谓出使,说白了也就是人质。
依附皇后与太子的朝臣趁机劝谏,请皇帝答应元晟的要求,派三皇子出使魏营。他们明知出使意味着凶多吉少,却又冠冕堂皇的理由;若端木奕率常州守军与魏军死战,魏军也不会轻易打到金陵城下,端木奕玩忽职守,理应为这个结果负责。端木隆所有劝谏置之不理,没有人比她更清楚,逃回金陵被他软禁的端木奕只是个替身,真正的端木奕还在常州。
东宫。
一个锦衣玉冠的少年,在侍从引路下步伐从容走进书阁。少年对太子行了一礼,太子挥手屏退众人,然后走到少年面前,低声问;“三弟近日如何?”
少年看着端木雍,明澈的眸子又如一片幽潭,深不见底。她嘴角浮出一丝微笑,说出让端木雍意想不到的答案;“三殿下现在常州,常州并非防守空虚,城种有十万守军。”
端木雍一怔,情绪涌动的眼底很快恢复平静。一时有太多疑惑与不解,他看着少年秀美的脸,沉声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少年垂下眸子,“臣女名为怀瑾,是陛下在两年前册封的文谨郡主。”
没错,事态发展已经背离了她的计划,她没有将元晟的布阵规律告诉端木奕,也等不到端木奕与金陵守军内外夹击的一天了。夏俟祯没有出战,让她的计划彻底破灭。而金陵城易守难攻,元晟不能速战速决,从各地调来的勤王之师少说也有几十万之众,若及时赶到,元晟即使有宗询的军队援助,也不可能攻下金陵,这就意味着她夏俟祯仍然可以活得好好的。
也许,在这个时候,她可以和太子做一笔交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