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金殿之上,众臣正在上朝,一名将士来报,青霄率十万大军对北狄宣战,离嘉成关仅剩百里,嘉成关是北狄最西边的一道天然屏障,若是过了此处,便是通州府了,听闻青霄大军逼近嘉成关,对通州府虎视眈眈,致使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泰和帝听后十分震怒。
“依诸位爱卿看,此事应当如何解决?”问题抛下,朝臣议论纷纷,分为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
主和的一派认为打仗劳民伤财,如今国泰民安,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青霄国坏了百姓安宁,可以借鉴文成公主,以和亲的方式解决争端。
而主战的一派则认为此事不宜和解,青霄野心勃勃,妄图吞并他们,若是和解,隐患依然存在,倒不如派兵将他们赶出去,况且通州府的百姓如今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怎能不给那些青霄小儿些颜色瞧瞧?
萧君默位列下方,听着身旁臣子们的议论,一言不发,他抬头看了眼龙椅上的泰和帝,见他撑着下巴若有所思,似乎已经有了主意。
片刻之后,众臣安静下来,只听泰和帝不急不缓道:“诸位爱卿都读过书,文成公主为何和亲焉有不知者?若非唐太宗无力守护疆土,屡战屡败,怎会让松赞干布一而再再而三逼迫,最终无奈将公主送出?”
“呃,皇上所言极是。”主和的臣子醒觉不对,附和道。
“你们别忘了,文成公主和亲可是被迫的,咱们北狄好像还没有落魄到必须以和亲求和才能解决问题罢?”顿了顿,泰和帝冷笑继续说:“有一个青霄国,朕决定和解了,便会有第二个,如此一来别人不都以为我们北狄软弱,是贪生怕死的主,连自己的百姓都不敢出兵保护?”此言一出,态度已十分明显。泰和帝支起身子淡淡一笑,当即让人传召苏澜清入殿,又下令封锁全国关口,废除通行凭证,禁止任何使节往来。
不多时,苏澜清从殿外进来,听令候旨,萧君默看着他的背影,毅然转身出列,一字一句道:“儿臣自愿请战,随同苏将军前往。”
“哦?为何?”泰和帝挑眉。
“儿臣以为,青霄一战乃是国之大事,儿臣身为北狄太子,自当有义务为国分忧,还百姓安宁的生活,故儿臣请战,请父皇准许。”萧君默拱手,身姿挺拔,眼含自信。
泰和帝不语,半晌起身朗声大笑:“说的好,朕准了,你与苏爱卿,务必要将青霄小儿赶出北狄国界,来人,取朕虎符来。”
萧君默谢恩,与苏澜清对视一眼,难掩眸中喜悦,这一世不论澜清去哪里,他都要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
虎符取来,泰和帝将其给了苏澜清,两块虎符合二为一,苏澜清跪下领旨,转身出了金殿,泰和帝一举,将那些主和的臣子们噎得哑口无言。
散了朝,萧君默即刻跟随苏澜清前往将军府,与其商议出战事宜,到了府中,苏澜清取来一幅北狄周边的国家的地势图,他指着上面青霄周边险峻的地势,沉声道:“青霄想必是凭借着地势险要,觉得我们打过去不了解地形,没有甚么胜算,故才如此嚣张,事不宜迟,必须及早准备。”说着,两人一同前往军营,寻来左护军傅淳等人,入帐细细探讨。
苏澜清再度摊开地势图,指着上面的几点,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这里是嘉成关,青霄大军到时会到达此处附近,这附近有个平原,想必到时候第一场战役会在那里打响。”接着又将几个重要地势说了遍,众人一致决定逐个地方突破。
商议完已是深夜,萧君默走出帐中,仰头望着天上明月,这次看月的心境与上一次又是不同,想到他又能和澜清一起再度上战场,萧君默的心情激动而澎湃。
苏澜清收起地势图,便见左护军傅淳小心翼翼地凑过来,目光好奇,问:“将军,太子殿下为何会主动请战?”虽说明面上是为了天下百姓,但傅淳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苏澜清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目光扫到走出帐中的那个身影,愈发沉默不语,现在发生的太多事情与前世不同,他不知两人的将来会如何,也不知该不该继续与他保持距离,一旦他想这么做,便会想到萧君默舍身相救的画面,拒绝的话还未开口便悄悄咽下。
收拾好东西,苏澜清掀开帐帘出去,四周是明亮的火把,映衬的萧君默的背影挺拔而高大,他缓缓走近,看着他转过身来对自己露出温和的微笑,两人并肩而立。
萧君默方才在这里想了很多,有关即将到来的战事,有关他与澜清的将来,思及此他转头看身旁人一眼,信誓旦旦道:“澜清,我们一定会大胜而归的!”
苏澜清一愣,随即重重点头,信心百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