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回去的路上,祭煜偏过头向我问道,“你一向擅长分析人的心理,你觉得那妇人所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从她最后暗示我们,可以把对昶景的谢意交给她的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她所说的是真的。”走着走着,有时候也难免觉得,人性或许本身就是矛盾的,“祭煜,你知道吗,其实这世上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一个毛病。”
“什么?”祭煜不解,蹙眉反问。
“在我所生活的后世,有人这么说过,女人照镜子看到的自己的样子,其实比自己实际上的样子,要丑。因为这是当一个女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她会理所当然的用视觉补充来影响自己所看到的,真实的样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也许鼻子再挺一点,也许眼睛再圆一些,也许下巴再尖一点她所看到的,是经过她视觉补充的画面,可是如果旁人来看,她未必是这个样子。”我转过头,“心理也是一样,当一个人通过回忆来面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时,会用一种心理弥补的方式,将当初发生的事,用更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就像是嗯,比如说有的人就会出现这样的反应,跟人吵架,等到吵完了,晚上躺在床榻上回忆的时候,他才会想到,白天吵架的时候该如何还嘴更漂亮一些,该如何反驳,甚至会懊恼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其实这就是心理弥补,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他认为自己是吃了亏的,而这样的方式,他自己认为能够保护他,能够安抚他自己的情绪,能够弥补他在白天吵架时吃的亏。而在有些人的回忆里,因为出现心里弥补的现象,他会主观上去忘记自己当时的不足,然后以一个第一主角的身份,将当时的事,记忆得更加圆满一些。”
而这其中,最寻常的就是圣母光环。
“所以你认为,这件事当时应该是怎样的?”祭煜轻笑。
“很简单,结合栾莽和这妇人的证词,再加上当时的情况。就是当年昶景的父亲死后,因为昶景本身生来残疾,那时候官府已经在收留一些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孤儿,抚养他们用来打仗。但是有一个条件是,官府只会收留正常,并且健全的孩子。所以昶景就算想要去找栾莽,也势必会被当做想要混在那些孤儿中间充数混饭的,然后被赶出来。昶景本就不如正常人一样,在这乱世更难谋生,不得已去寻了他的姨母,但是他姨母也嫌弃他残疾,并且担心昶景回去是要和她抢财产的,但若是昶景赖着不走,那么更好的办法,就是帮他寻一个去处。然后就打听到,身为屠户的捍余正想要找个徒弟来帮忙,昶景的姨母就把他交给了捍余。”毕竟当徒弟管吃管住,完全像是收了个小工,昶景的姨母将他交给捍余之后,两家更是在城的东头和西头,往来颇费时间,而且昶景的腿脚不便,更花功夫,昶景的姨母更加不用担心昶景会再回来抢夺自己的东西了。
“现在怎么办?”祭煜等我拿主意。
“再去一趟捍余家,有些线索对上了,我想可以做案发时的情景模拟了。”之前我哥说过我,他说我总是先模拟,再证实,说是这样容易出现偏差,打击自信。现下手头能收集到的线索也差不多足够了,进行一下场景模拟,好知道接下来要顺着什么方向去验证了。
只是,昶景为什么会是饿死的?十一具孩子的尸体,在被剁成尸块丢弃于城中之前,难道都是放在捍余家中的吗?如果是这样,捍余不可能不知情才对,如果捍余知道了,那么他当时会丝毫没有反应,而纵容凶手继续杀害这些孩子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