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把事情牵扯到刘备头上可不是明智之举,关羽的丹凤眼一眯,杀意弥漫:“少年郎可要谨言慎行。”
张杨轻轻拉了拉关羽,这少年把刘备喊出来,想必认出他们的身份,刘备仁德之名遍布河北,可不能给他抹黑:“云长,暂息雷霆之怒,且听少年郎如何说法?”
“哼!”
关羽怒哼,然后走向一旁的酒馆,张杨与少年郎紧随其后。
少年郎进了酒铺大吃大喝一阵,关羽满脸不悦,张杨在一旁劝慰道:“少年郎慢吃些,没人跟你抢。”
少年郎边吃边嚷道:“都说云中张稚叔好义疏财果然不假。”
张杨眼皮一跳,此少年郎出语不凡,定是河内大族之后,幸亏没有鲁莽行事,不然真给刘备的名声抹黑了。
关羽却怒火高炽。
其实关羽跟张杨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因为少年郎的穿着,干净的深袍、不凡的谈吐都代表这是世家子。
张杨道:“不知少年郎如何称呼?”
少年郎不紧不慢的答道:“温县常林。”
张杨神色一凛:“原来是常生,你不在家读书,来此作甚。”
温县常家亦是大族,其父祖皆是郡内名士。
常林闻言叹息一声,继而把王匡来之后为收敛钱财,用泰山读书人四下收集人的过错,然后派人抄家,常林的叔父就是因为这样被抓了进去。
怎会这样?
张杨大吃一惊,他把太守之位让于王匡,那是因为王匡比自己资格老,而且自己从没做过太守,怕做不来啊!
“王公节,如此做法与董贼何异?”
关羽怒道。
关羽对张杨轻易把河内郡让出去极为不满,怎奈张杨才是河内太守?他阻挡不住。
张杨闻言亦是一脸羞愧,他在河内郡数月虽然没甚作为,可至少平定了河内郡的土匪,而且还招募流亡,只是因为时日过短无甚功绩罢了。
张杨对常林道:“尔且安心,某这就去见王河内,看能不能救你叔父脱身?”
“多谢张使君。”
常林不傻,有张杨开口,王匡怎么也得卖他个面子,当下依足礼仪。
张杨见状大喜:“能得常生一礼,吾心甚慰。”
其实张杨别有意味。
常林七岁时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
常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
意思就是他父亲的朋友去他家直呼他父亲的名字,常林却不见礼不搭话,他父亲朋友喝道:“小孩你怎么不来见礼?”
常林道:“你虽然是客人,客人当然人家儿子的面直呼其父名字,有什么能让我见礼的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