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反对呢?政府拿到了征地的钱,可以把钱用在发展国计民生上,那些已经购买了汽车的富翁,现在最头疼的是因为糟糕的交通状况,使得他们的汽车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至于那些没有汽车的人,他们更没有理由反对,公路只对汽车收费,他们不花一分钱,但是也同样可以使用公路,我想不到他们反对的理由,至于那些买债券的人,抱歉,我不想贬低谁,但是我认为,把钱拿去买债券,总比拿去买股票好。”李牧随口调侃了下美国的股市,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美国的股市并没有回升,很多人的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股票,根本看不到未来,比二十一世纪共和国的股民还要惨。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所有的股票交易所都告诉人们“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很多人偏偏就是不在乎,连股票的基本知识都不了解,就把辛苦赚来的钱扔到股市里碰运气,大概她们都认为自己是小说主人翁,可以在拐点到来之前顺利脱身,庄家们会让他们认清现实的。
话说到这个程度,詹姆斯·布莱恩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再反对就是故意找茬了,经过两次大选之后,只要是在政治上还心存幻想的人,都已经认清了得罪李牧并不明智这一事实,詹姆斯·布莱恩还想将来搏一搏,和李牧搞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政治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选票,李牧只要控制着《时代周刊》,就等于是控制着选票,以前詹姆斯·布莱恩和李牧不是朋友,未来不一定,海斯黯然去职,阿瑟无心政坛,共和党后继无人,就算是轮,也差不多轮到詹姆斯·布莱恩出头了。
离开华盛顿回到纽约,李牧第一件事就是卖债券。
在纽约想卖债券很简单,找J··摩根就够了,J··摩根连国家债券都可以包销,美洲银行也不成问题,虽然从规模上看,可能美洲银行要发行的债券,比国家级别发行的债券还要更多。
这不是可能,是肯定,几年前法国为了偿还赔款,也只不过才出售了5000万美元的债券,美洲银行要发行的债券肯定比5000万美元多得多,李牧这一次没有吧目光局限在纽约或者是新英格兰地区,而是全美,需要的资金肯定是天文数字,要不然李牧自己出钱就够了。
“我现在还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我也不能确定,这一次发行的债券规模到底有多大,这要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希望修通的公路是从纽约到旧金山。”李牧不敢说实话,怕吓到J··摩根,只是简单说了个计划,就让J··摩根开始倒抽凉气。
纽约到旧金山之间,4500公里左右,J··摩根不知道修这么长的公路要花多少钱,那肯定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范畴。
其实钱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沿途各州间关系的协调,公路不同于海运,要从沿途各州经过,总要拿出让沿途各州都满意的利益才行,否则人家凭什么配合你?别说什么国计民生,类似德克萨斯州这种,他们巴不得联邦政府关门。
美国自从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修筑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之后,到1997年,全国已建成高速公路总长达89203公里,李牧没有这么大的理想,就算是李牧倾家荡产也修不起,李牧希望修通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公路,是希望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只要这条公路被证明物有所值,那么不需要李牧推广,全国都会大干快上,到时候李牧就坐等收钱就行了。
“纽约到旧金山之间有铁路,还用修公路吗?”J··摩根提了个比较业余的问题,这其实很正常,关于比尔·盖茨最搞笑的一个传言,是比尔·盖茨在1981年说过“640K内存对于谁来说都足够用了”之类的话,虽然比尔·盖茨后来澄清了,这也足够说明精英人士的时代局限性。
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确实有铁路,其中最危险的一段还是华人修筑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有了铁路就不要公路,J··摩根的话,让二十一世纪的人看上去就跟笑话差不多,但是放在这个时代很正常,这年头的汽车还是奢饰品呢,李牧在这方面远远没有亨利·福特伟大,亨利·福特要造人人都买得起的车,李牧只想满足一部分的需求,想满足更多,这年头也没那条件。
“当然用,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自己开车去旧金山,也不愿意乘坐火车,想想看,如果是我自己开车去旧金山的话,那么我就可以随时停下来,而火车可不会为了沿途美丽的风景停留,有了方便的交通,赶路就成了旅行,工作也变得可爱起来。”李牧开始忽悠,J··摩根骨子里其实也是浪漫的人,要是对洛克菲勒,李牧才不会说这种话。
其实李牧说这种话挺亏心的,虽然范德比尔特家族覆灭了,但是李牧现在出门还是有专列用,如果是短时间的停靠,那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相反,这年头的汽车因为稳定性还不太好,其实问题还是有,如果在城市里还没什么,如果离开城市要远行,那路上抛锚还是很要命的。
当然了,这种事就没必要向J··摩根提起,J··摩根也不是不想帮李牧卖债券,J··摩根只是在评估风险到底有多大,作为职业投资人,J··摩根包销的债券,肯定有一部分是会自己买下来的,以前李牧也买过。
“听上去不错,我们可以先试试。”J··摩根难得跟着李牧疯狂一把,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路程很远,但只要慢慢修,也总有把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总不会比二十年前修铁路更难,至少,现在可以利用铁路输送物资和人手,二十年前可没有这些条件。
愿意试就行,市场上从来不缺少疯子,就算美国人不买,还有大把挥舞着钞票寻找投资机会的欧洲阔佬,太平洋铁路就是这么修起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