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朱连升任耒阳知县,他善于破案,更喜欢喝茶,以品茗斗茶为能事。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客、茶农评比新茶优劣的一种赛事。
当时耒阳鹿岐山有个叫孙群的老茶翁,培植出一种奇异的茶叶,外表白毫披覆,泡后呈灰白色,滋味甘醇,清香满堂,因叶瓣酷似牡丹,得名“白牡丹”。朱连升年年都与孙群斗茶,因此两人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茶友。
这年春天,鹿岐山上莺飞草长,百花盛开,孙群托人带话给朱连升说又到斗茶的时候了。不久后的一天上午,朱连升应邀来到鹿岐山,他在山上徘徊半日,而后向孙群家走去。孙群正在茶园做事,见知县前来,忙把他迎进堂屋。屋内古色古香,正面是幅茶圣陆羽的画像,有条幅上书:“茶道即人道。”
孙群唤茶童烧火、汲水,并亲自取来刚摘的上好“白牡丹”。茶童汲水回来,举火燃炉。很快,水声在壶内响起,孙群敲敲壶壁,只听阵阵锐响声,他摇摇头,说:“水还生着,再等等。”
过了一小会,水声渐次大起,孙群又敲敲壶壁,声音哑钝,这才说:“可以了。”
朱连升笑道:“老先生真是精于茶道呀!这水若是糊了,什么好茶也没个滋味了。”
孙群连连说此言极是,接着就开始演练茶事,不厌其烦。待诸事完毕,茶案上就只有两个茶碗和一壶香茶了。孙群说声“请”。朱连升端起茶碗,轻品一口,皱了皱眉,啐掉,又品一口,还是啐掉。
孙群惊愕道:“大人,您这是为何?”
朱连升放下茶碗,说:“你这水里有烂布的味道。”
孙群大惊,二话不说,推门走到自家井边,拿一根细竹竿在里面一阵打捞,竞捞出来一只破鞋。孙群提着破鞋返回屋内,连连啧啧道:“难为大人这么灵敏的舌头。我立刻换水,重新品茗。”
朱连升盯着那双破鞋,一摆手,说:“慢,把鞋给我看一下。”
孙群疑惑地把鞋递过去,朱连升翻过来覆过去看了一阵,问:“你认得这是谁的鞋吗?”
孙群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这时茶童在旁说道:“我认得,这只破鞋是给我们干活的茶农胡诚的,这鞋后跟上的补丁当初还是我给他找的废布。”
朱连升听了,对茶童说:“好,你即刻去找胡诚来,让他辨认这只鞋。”
茶童“唉”一声,出了门。朱连升又伏案匆匆写了几个字,交给孙群,让他火速找人送到县衙去。等到孙群从门外进来时,只见朱连升面前放着两只鞋,一只是他从井里捞出来的,还有一只是沾满泥土的脏鞋,这两只鞋分明就是一双鞋。
孙群奇道:“这只脏鞋从哪里来的?”
朱连升沉思良久,说:“你跟我来。”
说完,两人出了门,上了鹿岐山。走到一处岩石边,朱连升往前一指,说:“老先生请看,那是什么?”
孙群顺着他的指处望去,只见一片蒿草坪中有一处草长得格外高大油黑,从高处俯瞰,那茂盛处恰似一个卧倒的人形,头颅四肢清晰可辨。
朱连升解释道:“这草坪准是去年焚烧过一具尸体,人体被焚,脂膏必渗入地面,来年长出的草就格外油黑、肥润,有如人形,且可经年不衰。”
孙群这才恍然大悟,问:“大人是何时发现的?”
朱连升说:“就是今天上午,我本来是来你家斗茶的,走到那儿就发现了那处奇异的蒿草,我在那里逗留了一个多时辰,已确定受害人是个女性,又在蒿草的不远处找到了那只脏鞋。我断定,那只脏鞋和这片人形蒿草有联系,就带在了身上。没想到在你家井里又发现了另一只鞋……”
孙群有些明白了,想了一会,说:“您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胡诚这人的确有些偷鸡摸狗的毛病,而且去年他妻子就不见了,说是回了娘家,莫非……”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回到堂屋。此时,胡诚已经被茶童找了来,正在屋里候着。朱连升指指地板上那两只鞋,问:“这鞋是你的吗?”
胡诚仔细看了看鞋,说:“是呀!这鞋是我的,怎么会在这里?”
朱连升冷冷一笑,又问:“请问你妻子现在可在家?这鞋应该是她给你做的吧!”
胡诚说:“不错,这鞋是我妻子给我做的。我妻子去年回娘家了,一直没有回来。”
朱连升问:“你妻子娘家在何处?”
胡诚说:“她是河北肥田村人,那年随父母逃荒到这里,嫁给了我。去年说要回家看看,就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