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一直没有安全感,如今听刘枭一说,一颗心沉到了谷底,咬牙切齿说道:“都怪王司徒,这都是王司徒造成的。”
“董卓死后,朝堂上,百官议论对西凉军的处置。吕布曾经提议,收降一部分西凉军。然而,王司徒却断然反对。”
“如今这局面,可怎么得了啊。王司徒,真是给朕惹了大麻烦。”
刘协话语中带着不满。
所有的责任,却是推卸到了王允身上。
刘枭听着刘协的话,眉头微皱,心中却是叹息。不管王允如何专权,如何处置西凉军,毋庸置疑的一点,王允是忠于皇帝的。
王允不是董卓,不会篡位,王允考虑的仍是中兴汉室,重振朝堂。只是王允得了权势,失去了昔日的冷静。
刘协如今,被董卓杀怕。
多年的窝囊,多年的战战兢兢,使得他骨子里面的血性和魄力,都已经失去。一遇到事情,便推卸责任,便拉人出来当挡箭牌。
昔年,刘协和刘辩在外,被董卓遇到时。年少的刘协,尚敢呵斥董卓,质问董卓不敬皇帝。如今数年过去,当了皇帝的刘协,失去了血性,失去了勇气。
他极力的拉拢刘枭,但骨子里,仍然是个只顾自己的人。
历史上,李傕和郭汜打破长安。
吕布带兵逃走了,为了平息李傕和郭汜的怒火,刘协把王允推出来,所有罪责都让王允承担,所以王允成了李傕、郭汜等人泄愤的对象。
王允被杀,刘协不敢说一个字。
后来李傕、郭汜等人内讧,曹操奉迎天子,迁都许昌后,刘协年纪大了,想要主持朝局。他不甘心作为傀儡,下了衣带诏,让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事情败露后,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尽数被杀。
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刘协所做的,依旧是把责任推卸出去,任由曹操杀了臣子和自己的女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协是曹操的傀儡,但曹操不敢弑君,也承受不起弑君的后果。
偏偏,刘协直接怂了。
臣子被杀,他不管。
女人被杀,他也不管。
反倒是刘协的皇后伏寿,更有血性。见曹操总揽大权,伏皇后写信给伏完,希望父亲能效仿董承,铲除曹操。
可惜,伏完也怂了。
事情败露后,伏皇后被抓,向刘协哭诉求救。可惜的是,刘协又怂了。面对抓捕伏皇后的华歆,一句话都不敢说,任由曹操杀了伏皇后和两个儿子。
说起来,刘协很悲剧。
然而,刘协的性子却极为懦弱,更自私自利,认为所有人应该保护他。如今一听刘枭说到长安被攻打的后果,刘协马上就数落王允,认为王允有错。
至少,刘枭是看不起刘协的。
太窝囊了。
刘枭压下心中情绪,不急不躁的道:“陛下,王司徒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朝廷。虽然王司徒的处置有不妥之处,但王司徒之心,可昭日月。”
刘协焦急道:“忠心有什么用?现在不是说忠心的时候,而是要解决眼下的危机。太尉,如果西凉军杀来,朕如何自处啊?”
刘枭回答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拜访王司徒,说明利害,请王司徒赦免西凉军,先稳住西凉军,再徐徐图之。”
刘协说道:“万一西凉军不愿意呢?”
刘枭知道该刷好感了。
这个时候,得向刘协表忠心,忽悠刘协,获得刘协的信任。
他神情肃然,正色道:“陛下,臣愿意作为使节,亲自前往招降李傕、郭汜等人。纵然有被杀的危险,但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为了陛下的江山。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协心头大喜,心中是一个万个满意,夸赞道:“好,好,好。有太尉的话,朕放心了。时间紧迫,太尉去找王司徒,把事情处理好。”
“臣遵旨!”
刘枭揖了一礼,便告辞离开。他出了皇宫,回头望了眼偌大的皇城,摇了摇头。登上马车,刘枭径直往司徒府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