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说过,战场上的一刹那非常重要,就那么一刹那,让你喘上一口气,便能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1942年1月1日晨,最后一批美菲军通过了卡隆比特桥。当日军从桥上冲过来时,爆破手们点燃了炸药包。
随着桥梁坠入激流,麦克阿瑟放下心来。利用过去宝贵的一周时间,他成功地撤出了美菲军主力,巴丹防御战将由计划变成现实。
即便单单就掩护作战而言,也打得不赖。自登陆菲律宾以来,日军损失超出预计,总计伤亡达到2000人,其中光战死者便有600多,美菲军方面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身实力。
麦帅可以掏出他的大烟斗美美地吸上一口了。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步兵师,能跟这次撤退行动中的美菲杂牌军媲美,这帮小子太“令人钦佩”了。
这是远东的敦刻尔克,日本犯了一个和欧洲战场上的德国一样的错误,日本参谋本部称之为“伟大的战略行动”,承认这次行动出乎意料,使他们非常惊讶。
大本营后来对本间是有所责怪的,埋怨第14军司令部没能对这种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不过,当时的本间可管不了这些,他最有兴趣的是如何安排进入马尼拉的胜利仪式。
日军残暴屠城的“名声”不小,马尼拉的留守官员战战兢兢,尽力取消了一切可能遭到报复的措施及行动,可是民心在那里,它不会变。
1942年1月2日,当日军的大队人马进入马尼拉时,迎接这些胜利者的只有一小部分好奇的市民,表情冷漠而淡然,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欢呼。日军派人把“粉碎英美帝国主义”的传单塞进人群,但绝大多数人连看都不看。
日本人曾经以为,自己是把菲律宾从美国控制之下救出的“恩人”,菲律宾人应该感激涕零、山呼万岁才对,入城日军也一定会受到热烈欢迎,大东亚共荣嘛。
可眼前的情景着实伤心啊。前来视察马尼拉的日本参谋本部的高官们那个失望:难道菲律宾人平时就这么直不棱登,眼神都不带拐弯的?
不过,日本人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而这正表明了他们为什么到处都不受欢迎,惹人憎恨。
菲律宾被日军占领后,所有工厂、银行、学校、教会、印刷厂尽归日本所有,菲律宾国旗不准升,菲律宾国歌不准唱。菲律宾人还没能争取到独立,就又过上了有天无日的生活。
本间在马尼拉摇头摆尾,不可一世,但是他发现,马尼拉已不具备实际军事价值,马尼拉湾的入口完全被科雷希多岛和巴丹控制着。只要美菲军守住这两处,日军就根本无法使用马尼拉湾。
麦克阿瑟把马尼拉比作瓶子,本间虽然拿到了瓶子,可是瓶塞在他手里,没有他的允许,本间一口饮料也喝不上。
这下第14军的幕僚们又有话说了,这个埋怨:“这么容易就让敌人逃到半岛,像什么话?”那个放炮:“攻占一个敌人都没有的马尼拉,连小孩都会呀!”
正处于亢奋状态的本间当然听得刺耳。占领马尼拉的当天,他便集结部队,打算对巴丹展开进攻。然而,就在准备工作即将就绪的时候,一封通知信把他的部署打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