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当动物研究人员麦辛恩·莫里斯在华盛顿公园的动物园里观察一群亚洲象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古怪的行为。
进食时间一到,饲养员就会给每头大象一大捆干草。莫里斯注意到有那么几头大象会迅速吃完自己的那份干草,然后悄悄地走到那些吃得比较慢的同伴身边,开始漫不经心地摇晃鼻子。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这些大象看起来只不过是在消磨时间罢了。然而,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莫里斯发现这种看似无辜的行为隐瞒了一个欺骗的意图。一旦晃动鼻子的大象距离另外一头大象足够近,它们就会迅速地卷起一些对方没吃完的干草,以最快的速度吞进自己的肚子里。众所周知,大象是高度近视的动物,所以那些吃得比较慢的同伴通常对这种偷窃行为一无所知。
有人或许会将这种晃动鼻子偷吃干草的举动看作是精心策划后实施的欺骗行为,是大象版本的“瞒天过海”。然而,这可能仅仅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有时候我们会跟自己的电脑或者汽车对话,好像它们通人性一样。因此,在看待四条腿的大象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采用拟人化的思维。那些看起来颇有心计的大象很可能只是偶尔发现了偷吃干草和晃动鼻子之间的关系。由于能够额外得到自己喜欢的干草,所以它们就开始重复这个动作,很可能它们并没有想刻意这么做。当然,要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必须确切地知道大象的脑子里在想什么。遗憾的是,大象并不能像人一样描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大象做不到这一点,但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祖先们”却已经做到了。
20世纪70年代,会聊天的大猩猩一下子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作为探究跨物种沟通大型研究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朗西·帕特森开始尝试教授两只低地大猩猩使用简单的美式手语。这两只大猩猩分别叫迈克尔和可可。在帕特森看来,大猩猩完全有可能与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你甚至可以跟它们谈论比较复杂的话题,比如说爱情和死亡。大猩猩的内心世界在很多方面都跟人类非常相似。比如说,迈克尔喜欢观看儿童节目《芝麻街》,而可可更喜欢《罗杰斯先生和他的邻居》。1998年,可可作为嘉宾参加了自己最喜欢的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在其中帮助教育小朋友们“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还要看内涵”。迈克尔喜欢绘画,而且已经完成了很多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自画像和几幅静物写生。他的作品很受人们欢迎,并且已经在很多展览馆展出过。公众对于可可同样并不陌生,她已经出演过好几部电影。迈克尔·克莱顿的畅销书《刚果惊魂》中会说话的大猩猩艾米的创作灵感也是来自可可。可可还在自己的网站宣传片中担当了主角(通过她的沟通技巧募集善款),并在1998年参与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跨物种网络聊天。对话是在访问者、可可和帕特森教授之间展开的,公开的对话内容显示,要了解大猩猩的只言片语的确还有些困难。
访问者:现在,我们来看看听众都有哪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可可,将来你会生宝宝吗?
可可:粉红色。
帕特森:我们在今天的早些时候已经谈论过颜色了。
可可:听着,可可喜欢吃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