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治眼里放出一道精芒,喊道:“那我龙治今日就试一试,百户之位非我莫属。”
卫庆微微一笑,若是龙治真有这个本领,许他一个百户之位又算得了什么呢。
“诸位,请先向后退出百米。”卫庆喊道。
汉子们闻言,纷纷向后退去,让出一片宽敞的地方,足够龙治射箭之用了。
卫庆拿来一把精制的柘木弓,细密的丝缠绕在弓的上面,黑色的漆将弓面弄的干净光滑,弓的两旁则是成熟公牛坚硬的双角,这种弓价值千金,一般人是很难见到如此制作精良的弓的。要不是卫庆是魏国没落贵族之后,这把弓他是断然不可能拥有的。
春秋战国之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兵器制造部门,并制定了官方标准,用于指导兵器生产,以获得更多的规格统一的精良兵器。不过,保留至今、记载有关弓箭制造标准的只有齐国的《考工记》了。它明确的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如列举了选取弓干的7种原材料,“凡取干之道七:柘(è)为上,檍次之,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认为7种树中,以柘木为制弓的最好材料,而最差的是竹材。选取角时,要注意杀牛的季节(最好是秋高气爽时宰杀的牛,这时的牛角最厚),牛的老幼强弱。选取的角应是“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
而牛戴牛是指一对好牛角的价格就相当与一头牛的价格)。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而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精细而且越长越好;漆要清澈得仿佛见底;丝要光泽鲜明。
至于将六材合制成弓,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
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
夏天将筋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
冬天则把丝精细地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共需要4年的时间。
其间工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见,而制造当时诸侯王所使用的良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则更多,所以当时的诸侯对良弓的珍视程度并不亚于宝剑。
据史料记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追悔不已,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弓索回。
龙治接过卫庆寄来的柘木弓,右手往弓弦轻轻一拉,空气中立刻传来“噗噗”声,龙治赞道:“当是天下良弓。”
卫庆淡然一笑,向后退后一步,看着龙治张弓。
龙治掂量了掂量弓的重量,然后双眼突然瞪开,露出虎眸一般的样子,样子专注,仿佛有一头猎物正在等着它绞杀。他将弓轻轻的向上一抛,众人还未看清龙治的动作,发现他已然将弓满满的撑起,他的眼已经眯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