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敌人比你完美,比你天赋好,比你强大,比你努力,比你有耐心,比你处在更好的位置,你该怎么办?当你的敌人的是一个完美的不知疲倦的天才的人物,你有信心和他对抗下去?阿不思·邓不利多曾经说过,伏地魔可不会休息!西弗勒斯·斯内普,卢修斯·马尔福,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巴蒂·克劳奇二世,他们所追随的不是一个废物,而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时刻都在努力,准备把恐惧散布到世界每个角落黑魔王。
没有直面过黑魔王,永远不会明白那种绝望。这就如同没有成为半神,永远不会知道的渺小一样。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如果连确保不败的办法都没有,除了祈祷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无穷宇宙是镶嵌在无数膜上面的一个又一个的池塘,我们除了努力前进,坚持不懈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值得依靠的地方。
我们既不是宇宙大帝,更不在宇宙的中心,我们只是生活在末法时代魔神全部死去之后的一个小小世界里面的小小的一个巫师团体。即使伏地魔如此努力,夜以继日,他短短六十年时间,即使在半神的眼中,也不过如尘埃一般,更何况那些寿命以纪元为单位的真正魔神。
一些巫师以为,建立先进制度,才能改变现在巫师世界即将消亡的事实。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巫师对于魔法的研究已经停滞不前了。正如之前我们一直强调的,巫师掌握这极其先进的魔法文明,可以用魔法治病,可以用魔法增缩空间,可以用魔法来对物质的变形,甚至可以部分的进行时间旅行。
我们已经讨论过伏地魔使用时间沙漏,来避免自己被莉莉的咒语消灭的可能,即使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或者小巴蒂·克劳奇都可以用时间沙漏,回到伏地魔被击败的之前,在伏地魔进入高锥克山谷的时候警告伏地魔,避免其被消灭的情况。
但是伏地魔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他的愚蠢的部下宁肯去拷问隆巴顿夫妇,或者做鸟兽散,任由傲罗抓捕,也不愿去寻找一个时间转换器来改变这一切。有的巫师会把这一切推给命运,认为如果强制改变伏地魔命运,一定会有别的人来阻止。
曾经传闻有人试图从未来通过时间转换器阻止伏地魔袭击波特一家以防止其失去力量。后被另外一波力量阻止,最终双方都失败了,詹姆·波特夫妇被杀害,伏地魔也失去了力量,变成了游魂都不如的状态。(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最终占卜课教授西比尔·特里劳尼获得了最终的胜利,通过诅咒她杀死了黑魔王,顺带毁掉了波特一家。
伏地魔,凤凰社,以及整个魔法部都成了命运舞台上的提线木偶,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可怜巴巴的走向自己的绞首架,然后迎接自己各自悲惨的命运。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历史没有如果,一切也不会重来,半神们既然已经获得几乎长生的生命,为什么还有继续追求跨过最终一步,成为真正的魔神?
所谓的命运真的存在吗?正如之前盖勒特·格林德沃所意识到的,未来有一天,巫师面对的威胁或许不是从上下左右,敌人也不是从周围任何一个地方来的,而是从过去未来来的。
莫德雷德已经穿越了时间走廊,到达了现在的世界,从未来归来的末日使者,谢安以为自己承担拯救世界的重任,但是他体内的地狱图景,恰恰是开启毁灭力量的钥匙。通过命运来毁灭敌人,通过所谓的因果来直接攻击敌人的过去,未来,以达到毁灭现在敌人的目的,这样的可怕攻击比任何巫师所使用的索命咒更加的残忍可怕,所谓命运本身如果也是一种武器的话,整个巫师世界已经被钉在了靶心上,只等着最终一箭射来,被砸个稀巴烂。
好在正如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作为武器制造出来,就能解释为什么巫师们喜欢杀戮,知道所谓命运也不过是魔神曾经掌握的神秘力量之一,半神们在追求绝对自由的道路上,无时无刻想着如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染任何因果,不堕轮回之中。
可惜直到现在为止,不管是实力最强的半神唐,还是已经下落不明的朱雀魔法学校的创始者,以及刚刚达到永不退转境界的安妮皇后,都未曾找到突破的办法,似乎通往真正永恒的大门已经永远关闭。
而在这群半神之下,才是汤姆·里德尔,盖勒特·格林德沃,阿不思·邓不利多以及尼克·勒梅等人。他们尚且没有意识到所谓命运只是众多的可怕武器之一,而是简单认为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占卜课教授西比尔·特里劳尼曾经醉醺醺的和哈利说道:我们只是旁观者,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西比尔·特里劳尼却忘记了她占卜血脉来源曾祖母的例子:珊德拉·特里劳尼得罪了神明,神明亲自诅咒了她,让她获得了看清悲惨未来的能力,却什么都干不了。
真正的神明掌握着名叫命运的武器,他们也经常用这可怕的武器来作弄普通的巫师们。那些天生非神的后来天才,雅佳女巫,马蒙,唐都渴望着能获得这种能力。可惜,如今世界已经陷入了魔法时代,成为魔神的时代,一去不回了。
不过这都是最顶级巫师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普通巫师来说,改变命运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在选择的时候,挑选出另外一个选项就行。赫敏·格兰杰听完海格的描述之后,已经知道伏地魔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学生,可惜他本身已经堕落,又没有任何一个巫师,比如阿不思·邓不利多来全力引导他,时刻帮助他走向正路,如同任何一个普通的小混混一样,伏地魔不可避免进一步堕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