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身怀圣物,心中难以平静,一路上总觉得有人跟踪自己,别人随意的招呼声,都会被他解读多次,偶尔投过来的一个眼神,也会让他一阵紧张,平日里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硬生生让他走了两个时辰,到家时,已经是大汗淋漓,狼狈不堪。
等他一脚迈进唐府时,才稍稍松了口气,心中却波澜起伏,不禁叹道,“圣人曾云,读书人要处事不惊,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很接近这个境界,可今天遇到事情,才知道我和圣人差距甚远啊!”
“少爷,老爷让你饭后到书房一趟,他有事吩咐。”正当唐文治感慨时,一个小厮跑了过来,低声说道。
“知道了,我晚些时候过去。”唐文治随意打发道,然后便朝自己的院子走去,他现在很狼狈,根本不适合与父亲交谈。
《弟子规》曾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这是与人交谈的基本礼仪,也是对别人的起码尊重,尤其是对长辈,绝对不可忽视。
洗漱、更衣、焚香、静坐——如此半个时辰后,唐文治才彻底平静下来,此刻,他感觉自己的心境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能做到波澜不惊,面不改色。
这时,他并没有打开木盒,而是静静地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笔,挥毫泼墨,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副字画便呈现在他面前。
宁静致远,四个字如同一副幽静的山水画,看上一眼就能让人心情平静,波澜不惊。
可惜,依旧不入品阶,连最低的凡级都不是,唐文治轻叹一口气,将字画折叠起来,放在一边,然后坐下来,闭目沉思。
读书人有七大境界,书仆,书童,书生,文人,文师,文宗,圣人,每个境界差别都很大,很难逾越。
书仆,顾名思义,书的仆人,一般指的是正在读书认字、学文表奏的人,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并没有什么实力,与常人无异。
书童,是书仆的晋级,从仆人升为儿童,是很大的进步,此时,读书人心思活络、才思敏捷,可以明律法、懂文书,进可为官,退可教学,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依旧与常人无异。
书生,读书人的转折点,只有成为书生,读书人才能真正超凡脱俗,拥有非同一般的力量,因为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可以凝聚才气,而才气则相当于武者的真气,但其作用却远远大于真气,这也是读书人的武力稍高于武者的原因。
例如,才气通过特定的路线书写出来的字,称之为字符,字符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像“定”字符,可以让人心神安定、专心致志,也可以把人身形定住,无法行动,又或使人举棋不定、疑神疑鬼,总之,不同学派,不同书生写出来的字符,其用处也各有不同。
书生之后便是文人,这个时候,读书人的力量再次加强,可以直接将字符存于脑海,辅助、攻击,随心流转,不过要想晋级文人很难,需要才气化液,这一步卡住绝大多数人。
文人之后便是文师,才气凝聚成文心,威力更胜一筹。
至于文宗,那就更加夸张了,出口成章、口出伤人、一言断生死等等,总之,文宗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拥有莫大威力。
最后是圣人,这就不消多说了,“圣人出、天下平”,“千山千水千才子,一天一地一圣人”,这些话无一不在表明圣人的地位,同时也说明圣人的实力,没有实力,就不可能拥有地位。
不过圣人也分很多种,像老子、孔子、韩非子、秦王等等,这些都是开辟一派的牛人,他们成圣之后,统称为圣祖,寓为一派之祖,而像后来的朱子、荀子、吴子等等,他们继承了前人的学说,并且证道成功,便称为圣人,至于其他人,只成就圣位,但却没有证道成功的,都称为半圣。
而墨家无圣,指的是没有证道成功的圣人,并不是没有圣人,只不过都是半圣罢了。
其实,早在秦国之前,墨家非常昌盛,有“儒墨”之说,意思是墨家和儒家地位相当,那时候墨家创始人墨翟,差点证道成功,可惜不知什么原因让他失败身亡,而墨家也迅速衰败下去,此后再无人证道成功,一派显学也逐渐沦为三四流,更被有心人批为“匠人之作,奇技淫巧”,不登大雅之堂。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墨家就算再不济,也是曾是一派显学,主张兼爱、非攻、明鬼、天志,绝对有可取之处。”
唐文治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由墨家手稿激发自己的才气,若是激发成功,那从今以后,他就是墨家一派了。
读书人的才气可不是那么好激发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卡在书童,终生未进。
不过这次唐文治有很大的信心,因为他手中拿的可是半圣手稿啊!一个真正的圣人手稿,如果激发失败,那他也不用再读书了。
唐文治摒弃杂念,打开盒子,拿出一张发旧的羊皮卷,全身心投入其中,朗读起来: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徵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随着书声高涨,唐文治顿时感到羊皮卷上每一个字都在跳动,每一个字都在阐述一个规律,讲述一种道理,传授一种术法等等,总之很神奇,就好像你面前拥有一层面纱,只要轻轻一戳,立刻就能突破进去,领悟手稿的神奇。
不过这层面纱却非常坚韧,唐文治多次想深入文章之中,都未能成功。
“要失败了吗?半圣手稿都无法激发成功,难道我命中注定不能成为书生?”唐文治心志动摇,左右不定。
手稿似乎了解唐文治的窘境,它突然大放光明,无声高呵,振聋发聩——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也!!
“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唐文治顿时一阵激灵,彻底清醒过来,是啊,凡是认为“天命注定的人,都是天下的大害!哪里有命?命就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己奋发图强,才能真正抓住命运,掌握命运!”
一想通这一点,唐文治顿时精气十足,才思泉涌,一股股才气如同炊烟一样从他头顶升起,接着又投入手稿中去,被手稿不断洗礼,最后竟渐渐漆黑如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