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就把猴子叫来,跟他说了一下我的想法,简单说就是弄一个晾晒台。下面烧火,上面放上瓦片胚子烘干,加快瓦片的出产效率。
猴子微微点了点头,说了声让他想想。
没一会的功夫猴子就给出了方案,虽然方案很简单,但是却非常的实用。
因为这个烘烤台,不仅仅可以晾晒瓦片,各种需要煅烧的陶艺,都可以派上用场。因为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找到铁矿石,这陶器时代估计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猴子设计的烘烤台估计会发挥很长时间的作用。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这烘烤台里面的炉火还可以用来做吃的。比如叫化鸡,泥包肉什么都没问题。
因此,本来是猴子是三米见方的烘干台,我直接就给增加到了五米。
方案确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住手开始干。晾晒台的造型简单说就像是炒菜用的平底锅反过来,外部结构差不多,但是里面还有做了四个支撑柱子。
先把外围用泥糊好,然后就是支撑柱子。因为担心这支撑的柱子质量问题,所以就一狠心就用了胶泥。
这些东西收起来是挺简单的,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极其的复杂。这首先就是外围的泥,必须要结实耐烧。为此,我还让人专门去把之前坏了的瓦窑和陶罐随便给拿了过来,然后掺杂在外围的泥里面。
把外围和支撑柱子弄好了之后,紧接着就是封顶。
封顶就简单多了,把泥和枯叶杂糅到一块,封上就行了,为了减少残次品的出现,让热度均匀分散,所以就加厚了顶部的厚度,从本来三厘米增加到了五厘米。
做完封顶之后,然后就开始起火。
等可以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就已经是半下午了。
看着大半天的劳动成果可以投入使用,着手参与的人都显得异常兴奋。那种兴奋根本就不是语言能够描述出来的,只有真正的参与进来了,才能够体会到此刻的兴奋。
这有了烘烤台之后,这出瓦坯的速度就快的多了。
平时一天一夜才能出来的瓦坯,缩短到了三四个小时就差不多可以煅烧了。
然而这一刻,我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事劳动使人快乐的意思。
尽管大家都很累,但是还是都要等出了‘第一锅’的瓦片之后再说休息吃饭的事。我们这边不休息,那边负责围墙皮的大飞他们几个也没有休息,依旧卖力的干着。
终于在煅烧了三十分钟之后,瓦坯通红了,大家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这时,我让赵奇和猴子把放在烘烤台里面泥包肉给拿了出来。
这种泥包肉在我老家曾经很流行的做法。简单说就用无味的荷叶把肉包住,再糊上后后的一层泥,之后就可以放在炭火里面,大火小火烘烤都没有任何问题。熟了之后,敲开泥壳,就会闻到带着荷叶香味的嫩肉。
因为没有荷叶,所以我就用了无谓的芭蕉叶包肉了。
虽然猴子赵奇他们没吃过,不过他们也肯定也多少听说过,但是对于那些外国重犯来说,这可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的人间美味。
所以在那些黑不溜秋的泥蛋子掏出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是在打开的瞬间,一个个的都跟看到了美女一样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