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来都是当权者的悲哀。
即使是取舍之中的不舍得,那也改变不了结果。
“此奏放下,容妾身再考虑一下,你先告退吧!”蔡琰的脸色略显疲惫的感觉,这是心累,越来越累了,当这个主母,她从来没有感觉好像今天这么累。
“诺!”
胡昭行礼之后,转身离开,背影消失在长长的走廊尽头……
“姐姐!”
神出鬼没的从来都是张宁,张幽姬,她的轻功,已经到了踏浪无痕的地步,一赞眼的功夫,已经出现在了蔡琰的身后,她的眼神很复杂,这场密谈,她从头到尾都在听着,所以看着蔡琰,有时候会想不明白:“你当真要如此胡闹吗?”
“这是胡闹吗?”蔡琰转身,对着她,展颜一笑,笑的有些憔悴。
“你知道,夫君不喜!”
张宁有时候就没这么复杂了,她出身在太平道,从小跟着父亲闯天下,却把心思都投在了武道和医学之上,对政治缺乏敏感,不然也不会空有一个圣女的头衔,却被逼的走投无路。
她只知道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夫君娶我的时候,你也不喜欢,我们新婚的那一夜,你在我们新屋之外的那颗树上,足足站了一夜,我那时候想着,你会不会冲进来,但是这一夜,你也没有出现,为什么啊?”
蔡琰轻声的问。
“原来姐姐都知道啊!”张宁的美眸流淌出一抹幽怨的光芒。
“只要想知道的,总会知道的!”蔡琰也不想知道这些,可总归是会知道的,毕竟她是牧景的妻子,女人哪怕在能装作不介意,还是会介意,会忍不住想要弄清楚。
“那时候,不管我有多么不甘心,我都改变不了我的出身,即使我明明知道,他的心里面有着我,只要我说一句,就算是父亲也命令不了他,但是最后,我不敢开口,因为我知道,他是天上的雄鹰,他需要翱翔,想要飞得更高,能帮到他的,终究不会是我,而是你!”张宁的笑容有些苦涩:“这就是乱世!”
“没错,这是乱世!”
蔡琰走到了栏杆边上,看着波涛不惊的湖面:“从夫君想要肩负天下开始,他就已经不可以只是在意自己的喜欢,或许不喜欢,我也不可以!”
“这样生活,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改变,我相信即使没有那些人,有更多的阻力,他也能得到天下,成为九五之尊!”张宁咬咬牙,她很在意现在的生活,牧景爱她们,不束缚他们,所谓明侯府后院,也没有什么规矩,简简单单,惬意而舒服,可一旦有了改变,谁也保证不了,这样的生活还会不会在。
“当然可以!”
蔡琰自信的道:“我的夫君,我自然信任他,不管未来有多少大的困难,他挡不住他的路!”
她话音一转,道:“可是我是他的妻,我希望他能走到的更加顺坦一点,我不希望有一天,你我会成为他的负累,他已经很辛苦了!“
“我不懂啊!”
张宁叹气:“不懂你,也不懂他,你们想事情,好像永远都会想那么多的,不累吗?”
蔡琰笑了笑:“累吧,只是已经习惯了!”
………………………………
牧景这时候,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媳妇给卖的差不多了,他现在正处在一个比较高兴的气氛之中。
辩政大会临时结束了。
倒不是说辩出了一个结果。
这种辩论,哪有什么结果,说上十天半个月,也是鸡和鸭讲,讲不通的道理,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坚持,信仰也好,利益也罢,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人读的是书,学的是道理,他们只要坚信自己的道是对的,他们就能从书籍之中找出千万个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道理。
至于会临时的结束。
那是因为的徐庶他们做的太狠了,道理是越变越明,言语越是越来越锋利,好像一柄柄刀,差点都落在了这些人的身上了。
这些来自士林的名宿,虽非享誉全天下的大儒,但是也是地方上有名气的儒师,要是说道理,他们自然不会说不过。
可这势不够。
年纪大了,气血不足,开场的时候还能辩,可到了后面,被这些年轻人压着,你说一句,他们能说十句,你声音比不过,道理辨不清,这等等于变成了吵架,吵的凶猛起来了,人身攻击也不奇怪。
这要是把话说的更狠一点了,差点让几个年纪已经很大的士林名宿当场就回不了这一口气,直接给晕过去了。
所以这一场声势浩荡的辩政讨论会,最后自然只能是虎头蛇尾的草草散场。
虽说这最后新政和旧政都还在争论之中。
并没有说谁说服了谁。
但是对于牧景来说,这就已经是一场胜利,当他把新政直接摆上台面上的时候,能被一个个读书人给宣扬出去,这就是胜利了。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徐庶他们能把这些老家伙给说服,能把天下人给说服,能让新政直接代替旧政,这都是不可能的。
反咬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有一个好的开始。
这对新政而言,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
散场之后的鸿都门学,还是很热闹的,无数读书人都在参观鸿都门学,他们对这一所举世瞩目的学府,要说一点兴趣都没有,那是骗人的。
当世之中,不说公立的,私立学府,其实并不在少数,个人的私塾更是数不胜数,一些读书人不出仕途,又不愿意默默无闻的给人当幕僚,没有生计的时候,只能教书育人,办一个私塾,收取一些束脩,不仅仅能让日子过下去,也能经营名声,名声出去了,自然就有人上门邀请出山,这是读书人的名誉。
但是大部分的私塾,都只是小规模的,即使有一些世家门阀愿意联合起来,办一些大型的书院,比如颍川书院这样的书院,可也只是一百或许只有数十人同时求学而已。
数千人同时求学,这除了当年在太学能见到,天下可没有地方能见得到了。
鸿都门学已经引为了一种教育的发展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