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bk_81054/">直播之春秋苦旅最新章节!
周藏室内,孔子与老子的辩论继续。
以孔子的智商,听了老子的讲道后,自然是明白的。他的理解能力,应该超过王子姬朝和小王子姬匄。小王子姬匄,也就是如今的大周天子。当时的姬匄,年龄还小,有些道理,他还理解不了。
王子姬朝与现在的大周天子,他们都只听了老子讲道一次后当场就明白了。王子姬朝当时就站出来挑老子的错,故意曲解。小王子姬匄为了装比,他一直到最后才通过。只有当时的太子姬猛,急于表现自己。
老子的道学其实并不是那么难懂,关键地关键是!你要接受它,接受什么是道。你不愿意接受,就永远不懂。
以孔子的智商,自然是很快就懂了。何况!老子向他传道,还使用了一些手段,也算是激将他,让他产生顿悟。结果!孔子没有“顿悟”,相反!还有了厌恶。觉得老子是在长辈打压小辈,故意欺负他,还有了抵触心理。
后来!老子又使用了手段,让他彻底的明白了道家学说。
可是?让老子失望甚至是绝望:孔子是个唯心者,不接受唯物辩证法,不接受道学。不!不是不接受道学!他完全理解了老子的道学,也理解了老子道学的精髓。可他不认为道是唯物的,而一定认为道是神灵创造的……
“我明白了!世人都是为了生存!保障世人的生存,才是拯救天下的唯一办法!……”孔子说道。
与老子争论完唯物与唯心的问题后,老子就不想再多说了。没有办法,孔子主动起来,把他的学习心得说了出来。
老子见孔子一口咬定天地万物是神灵创造出来的,就懒得再浪费口水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观点不同,处世方法、处理方法就不同。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你违背了生存这个原则,你的学术观点,你的思想就有问题,就不能为世人所接受,就不是拯救天下苍生的正确方法。
听了老子的道学理论,以及老子所提出的“拯救天下”的办法,孔子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观点不同,出发点就不同,处理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
殊途同归!就这意思!
孔子想想觉得也是那么回事:大周王朝以及以前的朝代,无不都是这样!因为保障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而推翻旧制,建立新的朝代。当不能保障子民的生存的时候,这个朝代就要被推翻了。
当管理达到完美的时候,这个国家、朝代也就达到鼎盛时期。
既然是保障子民的生存,就不一定要遵循老子的那一套,重整旧河山,按照周朝的制度一样能够治理好国家。因为!周制是可见的!周朝按照这个制度,也有个巅峰时刻。
周朝的鼎盛时期,有过人满为患的记录,人口达到没有耕地可种的地步。
其实际上,人口并没有多少。周朝鼎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千万。为什么历史记载是“人满为患”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可耕种面积是很有限的。
那个时候的水利并没有修好,有很多可耕种的良田无法耕地。洪水来了,变成一片汪洋。洪水退去,才可以耕种一季作物。
所以!周朝时期的可耕种面积很少,只有山地。山地因为过度开垦,又造成水土流失。
还有一条!因为生产力低下,亩产是很低的。不像现代的土地,农业技术上去了不说,还有了化肥,产量是很高的。在那个时候,产量是很低的。所以!人口多了之后,反而成为国家的负担。
一个国家土地面积只能承载那么多人,无法再多了,多了就有人活不下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先生的那一套道学理论,严重违背了当今的社会制度!先生这是在推崇个人思想,先生这是在化整为零,把国家瓦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