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风就像是不曾听见他最后那句挑拨离间似的,神态丝毫不变,“这张帖子,是先生让我送给你的。师兄已经选中了与你同科的甲第进士程惟,你对他而言,如今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连面上情他也已经顾不上维持了。”
“烦劳替我向周先生致谢。”王子献勾起唇角,“表兄知我甚深,许是知道我最近都忙着奉圣命筹备长宁公主嫁妆之事,才并未唤上我。而且,日后他们那群校书郎聚在一起吟诗作赋,与我这个庸庸碌碌的县尉又有何干?”
闻言,杜重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才翩然离开了。
夕阳西下时分,李徽再度来到藤园。王子献正与他说起了杜重风之事,远远便听见宋先生大笑着归了家:“子献可在?子献!赶紧出来,老夫有件大喜事要与你说!!”他笑得格外畅快惬意,又隐隐带着几分得意炫耀之感。
闻言,王子献与李徽对视一眼。两人步出书房之后,就见他大步行来,转身又将跟在身后的何城拎了出来:“喏,子献,这便是你的二师弟了。”
“……”新晋大师兄一时无言。
“……”新晋二师弟略有些紧张,同样亦是哑然无声。
李徽则是会意一笑——果然不出他所料,昨日宋先生便起了这个心思。当时王子献正盘算着其他事,所以才并未注意到罢了。
宋先生仿佛并未发现两位弟子正在默默对视,绘声绘色地对李徽道:“郡王有所不知,何城虽然棋力一般,读书也不甚通透,但一手楷书着实功力不凡。据他所说,自从能够拿笔写字之后,整日里几乎有三四个时辰都在练字。论笔力与毅力,简直难得至极!”
李徽打量着何城,微微颔首:“不如何郎君写几个字给我们瞧瞧?”他自己的字也写得很不错,连热爱书法的祖父都曾毫不吝啬地夸过,对擅长书法之人亦有天然的好感。而且,当今圣人同样喜好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若能再通读一两本经,日后的前程断然不会短。
何城点点头,总算是羞赧地拱手行礼道:“还请师父师兄与大王指点。”说罢,他便去取笔墨纸砚了。
宋先生抚须笑着继续道:“哼,今天那些老家伙知道老夫并未带子献,所以领了几个新得的弟子来气老夫。谁知道,何城光是写几个字,他们那些新弟子便都纷纷败下阵来,可真是给老夫长脸!”
听着他朗声大笑,王子献与李徽不禁在心中腹诽:这才是先生收下新弟子最重要的缘由罢!
“先生此举虽有些突然,但弟子也能够理解。”王子献又道,“日后有二师弟承欢先生膝下,弟子也能放心地忙于公务了。不过,二师弟毕竟根基不稳,先生莫要太过强求。依照弟子所想,他足够聪敏,三五年内,或许便能够明经出仕。”
“老夫自己的弟子,还不知道该如何教么?”宋先生笑骂道,“你以为,老夫不知你心底还有什么盘算?仔细论起来,他可比你省心多了。无论是婚姻大事或是前程,都不必老夫费心费力,而你——”
宋先生呵呵笑了两声,打量着比肩而立的二人,尽在不言中。
首次直面长辈的调侃,李徽觉得略有些不自在。王子献却扬起眉,勾起唇角,假作没有听懂:“先生放心,二师弟之事,弟子一定会尽心尽力操持,不教先生担忧。”王洛娘已是及笄的年纪,确实等不得多久便该成婚了。然而,就算她与何城对彼此有意,想要维持这段缘分,门第的差别依然如天堑一般隔绝在二人之间。
若是王氏族长得知他将妹妹嫁给了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寒门文士,反应必定十分激烈,族中的长辈们也绝不会赞同。毕竟,过去在乱世之中,便是刀剑相向,也不能令琅琊王氏子弟折腰。如今又岂能轻易让自家子女与寒门通婚?说不得那些监察御史还会跳出来,指责他将妹妹“卖”与了寒门,于名声有损。
不过,若他们是师兄弟,便又是另一番缘分了。一旦何城出仕,便更是身价百倍。举凡长安之中那些榜下捉婿者,又何曾在意过甚么门第之见?作为没落世族的旁支,能嫁得这样的佳婿,已是极为难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