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bk_9140/">重生一九零二最新章节!
最后一个打击,也就是最终促使袁世凯作出决定的消息,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告诉他的。し
临时政府的海军舰船在天津南部东隅(现黄骅市)附近海面出现,并放出小船作登陆的测绘和尝试。
英国人不希望打下去了,美国人倾向于临时政府,排除了这两方面的原因,袁世凯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
五镇强军,再加上毅军等部队,此时已经全面铺开,机动兵力严重不足。如果临时政府真的抽调军队由东隅附近登陆,将没有足够的兵力来进行抵挡。而革命军便将直接西进,攻取沧州,切断段祺瑞所部的退路。
如果命令段祺瑞所部后撤,与登陆的革命军作战,也不可能退得太远,放弃设在德州的北洋机器制造局。分兵则势弱,合兵则无法弥补破绽,这便使北洋军陷入了两难境地。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东北安定后,出关直逼京师的布置。
临时政府已经拉拢,或者说是团结了大多数反袁力量,并使列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除了日俄希望中国继续动乱下去,其他列强都希望中国能尽快稳定。因为,新一轮的资本竞争马上就要开始了,临时政府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不借外债是难以完成的。
对此,袁世凯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形势如此,他知道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段祺瑞连续发来急电,请求后撤,以免被断了后路。南方的老朋友张謇等人也发来电报,苦口婆心地劝他尽快接受临时政府的条件。否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等北洋军真被打垮,不仅什么都没有了,连性命都无法保证。
袁世凯知道这话不是吓唬他。弹药粮饷已经难以支撑。如果北洋军因为欠饷而变成了乱兵,那所有犯下的罪行就将由他一个人扛。趁着北洋军还有实力,趁着北洋军还在自己掌握之中。尽快结束战争,给自己和北洋集团众人争一个前途。似乎是明智的选择。
停火,和谈,南北两军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但形势已然不同。金陵制造局上海制造局崖州兵工厂郴州兵工厂依然在按战时规定,加班加点地生产。制造出来的火炮枪枝弹药不断被输送前方,加强着革命军的战力。而后方还在编练新军,向着满清所拟定的全国三十八镇陆军的目标前进。
作为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人口大国。三十八镇陆军实在算不上多。而且,扩充军备,这也适应了国际上的形势,各个国家都在整军经武,尤其以欧洲国家的势头最是迅猛。
当然,三十八镇陆军还远不是最终的目标。但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转型的农耕国家,在两三年内恐怕都是支撑的极限了。
和谈重开,但形势已大不相同,之前是以南就北,至少表面上如此;现在则是以北就南。谈判地点改在锦州,陈文强是以地主的身份进行主持。
袁世凯声名大跌,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总统的合适人选。自然没有什么“虚位以待”了。也就没有各部部长人选的激烈争夺了。令人惊讶的是,陈文强在占据上风的时候,并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态度和蔼,对袁氏一方的要求都是认真考虑,尽量予以比较满意的答复。
国防部长袁世凯,陆军次长段祺瑞,外交部长陆征祥,公安部长赵秉钧。冯国璋曹琨等各镇统制也都尽数留用……显然,这样的让步使和谈变得轻松容易了很多。连远在北京的袁世凯都感到了意外。
显然,袁世凯知道这可能只是权宜之计。临时政府日后恐怕会有招数来分化瓦解北洋集团,但他已经拖不起了。如果和谈再被拖延下去,他对北洋军将有失控的危险。而且,北洋军现在就有军心不稳的迹象,军官对和谈屈服不满,士兵则存有疑虑,担心被解散,或者因为与革命军血战多时而遭到打击报复。
本来在和谈前便应该由陈文强代表临时政府公布一个协议,说明“南北汉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
但陈文强却有自己的说法和先决条件,那就是北洋第一军的官兵应让开京汉铁路,分别转至河南洛阳和江苏阜阳驻扎,成为河南江苏的卫戍部队;北洋第二军的两镇则分别划归北京军区和山东军区,也指定了驻地;北京的曹琨一个镇,则要分兵两半,一半入东北,一半进山西。
很简单而明显的分而治之,北洋军将被分别安置,难以再抱成团,中原和京畿地区则将进入大批革命军,控制局势。
对这样的调动,北洋将领们是不满且失望的。他们纷纷向袁世凯发电,要袁世凯态度强硬一些,否则不惜与革命军战斗到底。
落差比较大啊!北洋军曾经势倾一时,狂妄而自大;现在呢,则被东调西调,似乎完全不被人家看在眼里。
但陈文强对此却不作出任何让步,并在媒体上发声,严厉指出不服从临时政府号令的军队不是国家军队,战力再强也不会被接纳,并用民脂民膏供养,等待他们的除了剿灭便是解散。如果听从号令,则他可代表临时政府作出承诺,绝无解散之计划,北洋军将划归国防军,待遇与全国各军一致。
这样一来,北洋军中的军官和士兵便产生了对立,军官想借兵要挟,士兵则并不希望走到最后一步,而北洋军官向士兵的解释又得不到信服,群情汹汹,竟有兵变之势。
本来兵变可以作为要挟上级的手段,且袁世凯也用过,但他却知道此时绝对不行。
袁世凯知道临时政府之所以委他国防部长的要职,就是因为他对北洋军的掌控。如果发生兵变,不仅使他的威望在国人心中大打折扣,也意味着他对北洋军失去控制,那他还有什么价值?
因此。袁世凯一面频发电报,软硬兼施地要北洋军将领服从大局,不可轻举妄动;一面调回段祺瑞。命令他前往各部督促服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