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程普这番话,周瑜的眉头也渐渐的凝了起来。
他站起身来,踱步于这帐中,眼眸透露着如潮的思绪。
太史慈兵败,凌统降敌,他自己又吐血坠马,此等损失不可谓不大,倘若不能诱使颜良趁虚前来劫营,诸般的损失岂不白费?
我周瑜的名声,又当何丰?
“颜良这狗贼,麾下有不少智谋之士为虎作猖,看来想要诱使他中计,还得颇费些心机不可……”
周瑜踱步不停,自己击打着拳头,冥思苦想着计策。
忽然之间,周瑜猛的停下了脚步,当他转过身来时,程普已从那张俊美的脸上,看到了丝丝诡异自信的冷笑。
“既然颜良如此谨慎,想要骗过他,就非得把这出诈死之计,演得更逼真一点才行。”
程普面露喜色,忙道:“都督可已有什么妙计?”
周瑜遂是移身近前,附耳将自己的计策道与了程普。
程普听罢,那张老脸也不禁也浮现出诡秘,竖着拇指赞道:“都督此计当真大妙,那颜良纵然有十个脑袋,必然出会中计。”
周瑜面露得意,只微微而笑。
三天之后,吴人终于又有了新的动静。
一夜之间,吴军中挂满了白幡,数万的吴军尽皆披麻带孝,为他们死去的周大都督举哀。
吴人的举哀,更加证明了周瑜已死的事实,这让颜军诸将无不欢欣鼓舞。
热血激荡的众将,纷纷向颜良主动请战,请求率军出击,趁着吴人群龙无首,士气低浇之时,一举袭破其营。
不过,颜良却并未急于发起进攻。
尽管周瑜已死的机率已非常大,但颜良却知道吴军中尚有程普,这等经营丰富的老将。
这主帅暴亡的情况下,程普定然会提防到颜良趁机进攻,此时发动全面进攻,显然时机尚未成熟。
颜良便强压下诸将的求战之心,按兵不动,继续密切的观察敌情。
数日后,斥候回报,吴军开始拔营,向着苦县方向退去。
事实证明,颜良对程普能力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
程普并没有率领着大军匆忙撤离,而是事先派兵往涡水下游先预设下一营,然后大军再井然有序的退往新营,而且每日还只撤十里。
程普此举,自然是防止匆匆撤退,军势不稳,被颜良趁机挥军掩杀。
尽管程普的老道让颜良很佩服,但颜良也没有就此放弃追击吴军的希望,毕竟,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若是能趁此机会歼灭了这支吴军,孙权的实力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那个时候,颜良再要灭吴,便即容易得多。
于是颜良便率大军,一路尾随着吴军,试图寻机发起进攻。
三日后,颜良进入了吴人留下的每三座营垒。
整座大营虽然人去帐空,但通过残留的余迹,颜良依然能看出,这营垒安设的是极有章法,由此可见那程普治军之能。
“这程普果然是老道,我跟了这么久,难不成就真的一点破绽都没有吗……”
环视着四周的残迹,颜良心中在暗在感叹。
此地距苦县已不过四十余里,再这么跟几天后,待吴军退往苦县之后,他便再没有机会趁机进攻。
正自神思时,马蹄声响起,张辽策马而来。
“主公,现在已是发起进攻的机时,请主公速速下令进攻吧。”张辽兴奋的叫道。
颜良神色一振,他素知张辽颇有智谋,他敢如此主战,必是有充足的把握。
颜良便欣然问道:“文远,你可是看出了什么名堂?”
张辽看了一眼四周,拨马几步,马鞭指向地上的一处军灶,“吴人表面看起来撤退的很有章法,但这些军灶却暴露了他们的虚弱。”
“什么意思?”颜良目光盯向地上的军灶,隐约似乎猜到了几分。
“这一路过来,末将将每座吴人营垒的军灶都数过,末将发现这军灶的数量,都在逐营递减,这军灶一减,说明吴军士卒在不断的逃亡减少,吴人的军心已然溃乱,此正天赐之良机,我军若不趁机发动全面进攻,还更待何时。”
张辽兴奋的一番话,道出了他的理由。
他的判断依据,果然和颜良猜测的相同。
周瑜暴亡,吴人举哀,大军撤退,士卒逃亡,军灶锐减……
诸般迹象在颜良的脑海中掠过,他盯着那小小的土炕,口中喃喃道:“莫非,真到了进攻的时候了吗……”(未完待续)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