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再快点!”在城门东的城根与羊马墙之间的空当中,分散着十多组工兵,他们正用筒铲在距城下数尺高的城墙上拼命的凿戳着,在上面凿出了一个个直径四、五寸的孔洞。尽管战士们已经竭尽全力,但第一师直属工兵营指挥使葛铁山还在不住的催促着。
“指挥使,这城墙中心的夯土太硬了,且底层经过多年的积压更是坚硬,实在快不起来!”一个士官抬手擦了把汗,气喘吁吁地道。
“弟兄们,再加把劲儿,全军都在等待着我们爆破的成功,皇帝也在看着我们,绝不能耽误了总攻的时间!”看着自己的兵士皆累的满头是汗,双手因为用力过度皮肉已经挫的血肉模糊,葛铁山也很心疼,但是此时只能狠心的再督促道。
当初在讨论如何破城的时候,多数人的意见是从城门打开突破口,但是藁城虽小却修有瓮城,加修了羊马墙。而一旦开战,敌军必然会将城门封堵,想要从城门攻进去并不容易,弄不好就打成了持久战。
也有人提出以火炮轰城,在城墙上打开缺口,但也有人提出敌我双方兵力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而从以往的经验看,火炮发射的炮弹对这种夯土城墙难以受力,要想轰开一个缺口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而如此不仅暴露了我军的攻击点,让其有了准备。且敌军可以利用人力充足的优势在短时间内重新修复。
也有人提出挖掘地道直通城下,然后布埋火药,将城墙炸开缺口。但这个意见也被很快否决了,要知道城外挖有城壕,地道要从壕地穿过要下探三丈。而要不为敌军觉察,要从数里外开掘。不但工程量很大,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还要冒着被敌军发现导致失败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提出利用佯攻城门作为掩护,是不是可以直接在城墙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开凿孔洞,然后填充火药,达到将城墙炸塌的建议。其实这也不是赵昺突发奇想,而是现代在建筑物上合理布局炸点,不但可以拆毁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甚至能够移山填海。
皇帝提出的意见,大家自然重视,于是他们利用一座废弃的堡寨便展开实验。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出了利用筒铲在墙上开孔,通过交叉布置炸点提高火药的效能的方法。而后又经过多次实验,计算出炸毁城墙所需的用药量和开凿孔洞的位置。
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最为熟悉爆破和擅于工程作业的工兵营身上,他们挑选出六十名身强力壮的士兵担任爆破手进行了突击训练,以熟练掌握整个爆破流程。所以他们能否爆破成功,就关系到整场战斗能否迅速结束。
在攻破羊马墙,驱逐了守敌之后,工兵营爆破分队便已经潜入城下,他们利用羊马墙残体搭起了掩体,防止城上敌军发现。而佯攻部队反复冲击城门也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枪炮声遮掩了开凿孔洞的声响,厚重的墙体也使城上的敌军难以感受到墙体的震动。
为了保证爆破的成功,工兵分队选择了一处墙体作为炸点,分上下两层分别在长十丈的墙体上,凿戳出二十个直径五寸,深达一丈孔洞,然后用卷成柱形的火药填满,用药上万斤。负责运输分队利用炮击的时候分了多次才运到了城下。
“指挥使,填装完毕!”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奋战,工兵分队终于完成了开凿和装填任务,各组爆破手分别报告道。
“再次检查!”葛铁山命令道。
“完好!”
“完好!”
“发信号,起爆准备完毕!”葛铁山得到报告后,命通信兵以旗语向后方通报。
‘轰、轰、轰……’炮兵开始再一轮炮击,而攻城的士兵则开始向后潮水般的退去。
“点火,快跑!”看到己方部队已经撤退到安全区域,葛铁山命令点燃引信,然后大吼一声接着最后一轮炮火的掩护,率队撒腿就往回跑,眼看不及撤回本阵毫不犹豫的纵身跳进了壕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