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李洪,便要做那执后手的黑子。(注1)
秋雨初歇。
紫宸殿内,大唐天子李显正在看一本来自安西的奏报。
西突厥一直对安西四镇虎视眈眈,随时欲夺之而后快。事实上大唐对西域的统治并不稳固,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羁縻统治。所谓的都督府不过是怀柔西域胡国的一种手段罢了。便拿这次赐婚宁远国主的事情来说,意在表明大唐的态度。仅仅依靠安西不足十万的驻军完全不可能统治幅员辽阔的西域,争取更多的胡国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近来,疏勒城附近的戍堡经常有突厥人袭扰,按照安西节度使程昱武的说法,是小股散骑。西突厥汗国方面却并不承认派出哨骑袭扰,认为这些是附近放牧的牧民。
对于安西都护府来说这样的袭扰当然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后果,但影响却十分恼人。若是程昱武放任不管,军中难免会有非议,百姓也会怨声载道。若是程昱武下令追剿那些散骑,突厥却可以借机挑起战端。
吐蕃势微后,大唐在西域最大的对手便是在三弥山建立牙帐的西突厥汗国。安西是西域丝绸古道的咽喉,为了争夺这条商贾通行的要道,西突厥不惜屡次三番挑衅,这让李显十分懊恼。
真的要打仗吗?
虽然年轻时李显曾率禁军封锁长安,一夜平定了诸王之乱,但这等宫廷争斗可和动辄几十万大军血拼的国本之战完全不同。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从关中运送到安西路途上的损耗十分严重,十剩其一并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大唐开国一百余年轻徭役赋税,百姓休养生息,人口也渐渐恢复到了前朝的巅峰水准。但这一仗便可能将一百年积攒的底子打空。
盛世是十分脆弱的,要做到家家户户有田耕,人人有饭吃也许需要百年,但要摧毁这一切,也许只需要一场战争。
一个决策的失误将导致万劫不复的后果,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吧。
打或者不打,何时何地打,怎么打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事实上,李显为了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拿开放近海海盐晒制权来说,仅此一项便从商贾中筹措到了大军所需三个月的军粮。至于各州府军的演练,也比平日严格了许多。
对于大唐,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若是输了,不仅西域将彻底失控,陇右也将门户洞开。大唐不仅会失去丝绸之路的控制权,最大的养马场也将拱手相让。
这就意味着胡虏将没有任何忌惮,随时可能挥师东进,直取长安。
少去轻骑兵的辅助,纯粹的步兵在突厥骑兵面前不过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西域是大唐的命脉,拱手相让是李显绝对接受不了的!
皇帝揉了揉额角,取来朱笔在奏疏下方写了“程卿随机而变”六个小字,加盖天子玉玺后交给贴身内监李怀忠。
“用八百里加急送给程昱武,除了奏疏第三条,朕皆准他所奏。”
注1:古代围棋规则是白先黑后,与现代围棋规则恰恰相反。
s:求收藏,求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