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bk_15838/">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柴荣这一举动,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因为柴荣是一个大国的皇帝,他能亲临前敌已属难能可贵了,又有谁能想到,他会在战役的最关键时刻,带着几十名士兵冲入敌阵,以万金之躯与那些虎狼之身肉搏?
就在周军右翼崩塌之时,北汉主刘崇欣喜若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汉军是没有理由不取得胜利的。
这是他出兵的第一场大战,如果在这一战中,他能够击溃周军的主力,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后周立国不过仅有三年,开国皇帝郭威新死,新主柴荣刚刚即位,在国内毫无威望可言。
一旦战败,整个国家必将全线动摇,他自然就可以率领大军出泽潞、入怀孟、过黄河,然后直捣大梁,君临天下,重建刘家的宗庙社稷。
所以此时的刘崇,已是得意的忘乎所以,竟然传令在军中摆好了酒宴,只等战役结束后就开席庆功。
可是刘崇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个看起来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却突然在敌军之中杀出一小队人马,如利刃一般直透己阵。而让刘崇更加难以想象的是,这队人马为首之人,竟然会是他从来就不曾放在眼内的后周新主柴荣。
这一来,战场上的形势陡然逆转。不单是刘崇,几乎所有的汉军都被柴荣这股无可匹敌的气势所压倒。柴荣所过之处,汉军无不四散奔逃,只在眨眼之间,汉军的阵脚已被他冲得大乱。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真是不假。紧随柴荣之后,于周军的左翼,又有一员叫做赵匡胤的大将冲了出来。横向杀入北汉军中。
这员大将更加生猛,一条镔铁大棍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当者无不披靡。顿时将敌军杀得大乱。
至此,周军已是彻底扭转了颓势。李重进、张永德、向训等大将纷纷传令所部出击,周军将士们更是在柴荣亲自上阵杀敌的鼓舞之下,无不舍生忘死,个个如下山猛虎般地扑向了敌军。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极涨周军士气的事。就是在柴荣刚冲入战场之时,汉军的先锋指挥使张元徽有心为自己立一奇功,所以立即拨马迎向柴荣,结果一不留神被战马掀翻在地。当场就被刚冲上来的周军围住斩杀。
张元徽是汉军中有名的战将,他这一死,更使北汉军心大乱。而此时的周军,正是士气最猛之时,两边一消一长,局面彻底被扳了过来,北汉全军溃败,被杀得溃不成军。刘崇见势不好,在军中拼命舞动红旗,妄图能阻止溃势。
然而这个时候。北汉的大军已经乱得一踏糊涂,根本就遏制不住。
辽将杨衮眼看周军势大,不敢应战。同时又恨刘崇此前将话说得太满,也不愿对其援助,只是带着手下辽军,从一侧撤出了战场。刘崇得不到辽军的支援,已是无力回天了,不多时便被溃军裹挟而去。
再说此前逃走的樊爱能和何徽,一路之上带着溃兵大肆劫掠周军的辎重车辆。柴荣连派多名亲兵召他们返回战场,但毫无用处,甚至有不少亲兵还被这两人手下的乱军杀死。
这还不算。樊、何二人一路逃跑,又一路散布谣言。称:“辽国大军到了,前军已经惨败。剩下的都已投降了。”
这时河阳节度使刘词正率后军北上,正好在途中遇见樊爱能、何徽,这两人力劝刘词收兵,但刘词并不相信,仍带着大军继续前进,结果在傍晚时分,突然遭遇了刘崇所剩的残部一万多人。
刘词见罢,立刻传令全军进击,这时正逢汉军新败,士气极为低落,突然间遭到了后周这支生力军的劫杀,哪还有心思拒敌,又是一场大败。而且这一次败得更惨,被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县城,几乎就是全军覆没,漫山遍野都是汉兵尸体,丢弃的武器、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刘崇仅带着一百骑兵,脱掉龙袍,换上粗布衣服,顺着山路向北逃窜。结果又不认识路,只好在半路上抓来一个村民作向导,也是活该他倒霉,这个村民也不认识路,又不敢不给他指路,最终向前走出了一百多里,稀里糊涂地把他领到了周属的晋州,
眼看就要进城了,刘崇这才一下子发觉不对,只好又将这名向导杀死,掉过头来向后方逃窜,最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侥幸逃回了晋阳。
高平一战,至此全部结束,其结果是以北汉的惨败而告终,使其数万大军灰飞烟灭,再也无力进犯中原。而柴荣则以其超人的勇略和果敢坚决的作风,近乎完美的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从而一举打破了朝野上下对其军事能力的疑问,并使他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得到彻底巩固。
高平之战的胜利无疑是属于柴荣的,不过在他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成了这场大战的赢家。正是通过高平这一战,那个人的名字才第一次被历史所铭记,他就是紧随柴荣之后冲入战场的那员大将,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冯道马上就要死了,还有一段很长的分析,暂时先不说。其实我之所以这么判断,并不是认为他的操守有多高,而是根据这个人的头脑非常灵活。
一个人如果一向滑头,只能说明他是小滑头,真正大滑头需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冯道不是没有直言进谏的时候,比如说在李嗣源面前他就很敢说话,因为对这种人说过了没有问题,反过来尽管石敬瑭很尊敬冯道,但冯道也是一言不发,因为跟这种人说多容易出事,可以说他从政的经验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冯道对柴荣说的话虽然很直接,但是柴荣一声从没因为人直言进谏而杀过任何一个人,不能不承认柴荣在这方面上有李世民的风度,而冯道看人也是相当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