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阳货篇》
《阳货篇》一共26小章,其中有名的句子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习染得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只有上等的聪明之人和下等的愚笨之人才不会被改变”;“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只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的问题,也谈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季氏家的权臣阳货想去拜访孔子,孔子不想见他,故意躲开了。阳货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样孔子就不得不去拜访他了。孔子遵从礼法,打听得知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前往阳货家拜谢。不料,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和你说。孔子走近了他,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叫仁吗?孔子回答:不叫。阳货又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叫智吗?孔子回答:不叫。阳货接着说: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最终无奈地回答:好吧,我这就去做官。
(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臣贼子,孔子不愿意和他交往,更不愿意去他的手下做官。但是屈于礼制的要求,孔子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阳货是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经几代掌握着鲁国的朝政,而这时的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阳货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不狃(nǔ)合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季氏是鲁国的权臣,阳货又是季氏家的权臣,可以说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期习染得不同,相互之间才有了差别。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子游正担任武城的县宰,孔子有一回到了武城,听见了有人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意思是说,武城这么小,子游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子游听后反驳孔子说:我以前听夫子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使唤,我感觉自己这样做没错。”孔子笑着回答:学生们,子游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子张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问题,孔子告诉他: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回答: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公山不狃占据费邑反叛,有一天来招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了,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不狃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立一个东方的西周。(关于这一章,后世许多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在《左传》中,有记载关于公山不狃反叛鲁国的事情,但并没有召请孔子的记载;从这一章来看,孔子显然是有帮助叛乱、不明义理的嫌疑,这和孔子的一贯主张是不符合的。史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