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二岁第一次跟父汗出征蒙古至十四岁,两年间,做为父汗最喜爱的儿子,父汗到什么地方他便在什么地方,父汗亲自叫他读书写字,兵书谋略,多少兄弟爱慕不来。
十四岁那年,父汗兵败宁远城下,重伤而死了。有传言,父汗临死前亲口将汗位传给了他,诏书就在父汗的大妃他的额娘手中,可是还没等他看到诏书,额娘便被皇太极联合代善等四人逼死了,皇太极登上汗位。
皇太极是他敬重的八哥,若是没有额娘被逼死的一幕,他就算相信父汗的诏书一事,但心里也不会在意是自己坐上汗位还是八哥坐上汗位,若八哥坐上汗位,他相信八哥的才能,会尽力辅佐八哥,不会有二心,他心诚如此,可惜没有看见,八哥等人千不该万不该没有等到他表态便直接逼死了他的额娘。
他真的不在乎什么汗位,可是额娘却因此死了,从那以后他便恨上了皇太极,不过他很清楚自己太弱小了,无法与已经登上汗位的皇太极对抗,他能做的只有立下大量的战功,取得皇太极的信任,进而司机报仇,夺回本该属于他的汗位。
自此,十六岁他第一次带兵出征蒙古,获大捷,以战功获封固山贝勒。
今后十数年,他年年征战,不断出征,立下海量战功,终于在他二十四岁的那年,因再破蒙古,招降蒙古察哈尔的林丹汗子孙额哲,替大清彻底收服蒙古各部,受封睿亲王,手掌两旗兵力,间接控制四期兵力,自此,他开始有了与皇太极抗衡的资本。
今后数年,他征战之余,设计阿敏和莽古尔泰获罪,阿敏被圈禁而死,莽古尔泰死后被削了王爵,大仇报了一半,而后他继续跟皇太极争斗。
可惜,他终究还是太嫩了,最终斗不过皇太极,于二十九岁那年被皇太极抓住了把柄,趁机问罪,削了亲王爵和部分兵权,为此,他一度消沉下去了一段时间,不过后来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次年他便以再次大败明军,连立数次战功功勋,迫使皇太极恢复了他的王爵和兵权,自此,他看到了皇太极并非不可战胜,更加极力于跟皇太极对抗。
终于,在他三十一岁的那一年,皇太极死了,他终于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得了他。
而后,他虽然没有在皇太极死后第一时间登上皇位,只当了个摄政王,而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登上了皇位,但之后,随着他渐渐大权在握,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废了福临登上皇位,不过他没有那样做,自己曾经受过的罪,他要让皇太极的儿子也受一遍,让皇太极的儿子替皇太极尝尝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玉儿,这是一个他一定要得到的女人,也因为她,他才一直没有对福临下狠手。
燕砀山之战前,他也终于得到了这个女人,将这个女人狠狠的压在身下,圆了他多年的一个夙愿之一。
想到此,多尔衮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幕帘后面的大玉儿,又看了一眼她身边的小福临。
算了,事情便到此为止吧。
原以为自己带领着八旗入关,短短时间内便席卷汉人的半壁江山,大清可以如同当年的蒙古人一样,占领汉人的全部锦绣江山。
可惜,前期的形势是极好的,不说他自己,就连全天下人都以为他真的能够最终灭了大明占有汉人全部锦绣江山,只不过,大明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还退到了江南,看似苟延残喘,但却也换了一个皇帝,自此,应龙军横空出世,大明就跟完全变了一个样似的,从此一改原先屡战屡败的颓势,变成了连战连捷,就连大清也在徐州城第一次全方面败给了大明。
时至今日,大明变化更大,一场北伐,不仅逼得他八战八败,只能退到北京城苟延残喘,就连辽东祖地,此刻被大明一支渡海大军占了去,大清真的没有任何抵抗大明的力量了,大清真的败了,败了个彻彻底底,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想到当前的形势,多尔衮心如死灰,绝望透顶。
好一会,多尔衮突然不发一言的走下台阶,朝金銮殿外走去,留下被惊得目瞪口呆的一众文武百官,太后和顺治小皇帝等人,一个个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
↑返回顶部↑